[发明专利]电动机组件、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8883.3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0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阿比子淳;上山孔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1/00 | 分类号: | H02K11/00;B60K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组件 混合 动力 车辆 驱动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电动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输出轴,其可绕旋转轴线进行旋转地轴支承在壳体上;
转子,其与前述输出轴一体地连结;
定子,其固定在前述壳体上;
旋转角度传感器,其检测前述转子的旋转角度,具有:输出侧旋转部件,其形成为环状,与前述输出轴一体地连结;传感器旋转部件,其与旋转轴线同轴地与前述输出侧旋转部件连结;以及传感器固定部件,其与前述旋转轴线同轴地固定在前述壳体上,检测与前述传感器旋转部件所成的角度;
凸起,其从前述传感器旋转部件及前述输出侧旋转部件中的一个向半径方向凸出设置;
槽,其形成于前述传感器旋转部件及前述输出侧旋转部件中的另一个上,以使得前述凸起可从前述旋转轴线方向卡入;以及
限制部,其限制前述传感器旋转部件与前述输出侧旋转部件的相对旋转。
2.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输入轴,其可绕旋转轴线进行旋转地轴支承在壳体上,并与驱动源连结;
输出轴,其可绕前述旋转轴线进行旋转地轴支承在前述壳体上;
电动机,其具有转子和定子,该转子与前述输出轴一体地连结,该定子固定在前述壳体上;
输入侧旋转部件,其形成环状,与前述输入轴一体地连结;
输出侧旋转部件,其形成环状,与前述输出轴一体地连结;
旋转角度传感器,其检测前述转子的旋转角度,具有传感器旋转部件和传感器固定部件,该传感器旋转部件与旋转轴线同轴地与前述输出侧旋转部件同轴连结,该传感器固定部件与前述旋转轴线同轴地固定在前述壳体上,检测与前述传感器旋转部件所成的角度;
凸起,其从前述传感器旋转部件及前述输出侧旋转部件中的一个向半径方向凸出设置;
槽,其形成于前述传感器旋转部件及前述输出侧旋转部件中的另一个上,以使得前述凸起可以从前述旋转轴线方向卡入;以及
限制部,其限制前述传感器旋转部件与前述输出侧旋转部件的相对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旋转角度传感器是解析器,前述传感器旋转部件是解析器转子,前述传感器固定部件是解析器定子,
在前述解析器转子上形成与前述旋转轴线同轴的嵌合孔,在前述输出侧旋转部件的端面上设置形成环状的凸部,前述凸部与前述嵌合孔嵌合,
在前述解析器转子上,前述凸起从前述嵌合孔向半径方向内侧凸出设置,
在前述凸部上,凹陷地设置使前述凸起从前述旋转轴线方向卡入的槽,
在比前述凸部更接近前述旋转轴线的位置,通过对前述输出侧旋转部件的端面进行凿密加工而形成前述限制部,以消除前述凸起和前述槽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多个部位对前述凸部的顶面进行凿密加工,限制前述解析器转子在前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移动。
5.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具有:
输入轴,其可绕旋转轴线进行旋转地轴支承在壳体上,并与驱动源连结;
输出轴,其可绕前述旋转轴线进行旋转地轴支承在前述壳体上;
电动机,其具有转子和定子,该转子与前述输出轴一体地连结,该定子固定在前述壳体上;
输入侧旋转部件,其形成环状,与前述输入轴一体地连结;
输出侧旋转部件,其形成环状,与前述输出轴一体地连结;
旋转角度传感器,其检测前述转子的旋转角度,具有传感器旋转部件和传感器固定部件,该传感器旋转部件与旋转轴线同轴地与前述输出侧旋转部件连结,该传感器固定部件与前述旋转轴线同轴地固定在前述壳体上,检测与前述传感器旋转部件所成的角度;
凸起,其从前述传感器旋转部件及前述输出侧旋转部件中的一个向半径方向凸出设置;
槽,其形成于前述传感器旋转部件及前述输出侧旋转部件中的另一个上,以使得前述凸起可从前述旋转轴线方向卡入,
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凸起或前述槽附近对前述输出侧旋转部件进行凿密加工,以限制前述传感器旋转部件与前述输出侧旋转部件的相对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88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 下一篇:用纳米结构铁素体合金形成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