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尘肺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38714.X | 申请日: | 2011-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7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杜树山;王成芳;刘子沐;张海鸣;陈然;费超;姜良铎;史培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6 | 分类号: | A61K36/8966;A61P11/00;A61K35/56;A61K35/62;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尘肺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尘肺病的中药组 合物,该组合物的组分可以是直接粉碎成粉末入药的中药材和/或经提取得到的 中药提取物。
背景技术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 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按其吸入粉尘的 种类不同,可分为无机尘肺和有机尘肺。在生产劳动中吸入无机粉尘所致的尘 肺,称为无机尘肺。尘肺大部分为无机尘肺。吸入有机粉尘所致的尘肺称为有 机尘肺,如棉尘肺、农民肺等。我国法定十二种尘肺有:矽肺、煤工尘肺、电 墨尘肺、碳墨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 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卫生部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 722,730例,其中尘肺病65.3万例。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总数90%以上。
尘肺病是危害我国工人健康的最严重的职业病,是一个没有医疗终结的致 残性职业病。目前权威机构报告国内尘肺病累积病例及可疑尘肺(0+)病例近百 万,尤以煤炭系统为重,每年尘肺病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0亿元,同 时在国内外还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面对众多的现有患者,企业特别是历史包 袱较重的煤炭行业,在面临企业下放、结构调整的困难情况下,难以对大量患 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而社会上更是散布着许多已与用人单位脱离的尘肺患 者,成为急需救助的弱势群体,这些都已演变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目前治疗尘肺病方法是大容量肺灌洗治疗,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由于其可清除部分肺内粉尘,改善症状和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备受广 大患者的欢迎,但是每次上万元的支出又成为患者的负担。因此,开发中医药 有特点、疗效确切、服用方便、患者可以长期使用的药物,形成特色鲜明的中 药复方制剂具有重要社会和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了300多例尘肺患者,观察证实中医药辨证 治疗尘肺有较明显的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临床病例治 疗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尘肺的发病病因及病机,认为瘀血湿痰闭阻于肺络、肺 肾亏虚为基本病机,以纳气敛肺平喘、活血通络散结治疗尘肺病患者有较好的效 果。
本发明是经过临床治疗尘肺病反复实践总结出的有效中药复方,由远志、发 酵虫草菌粉、黄芪、蛤壳、瓜蒌、知母、浙贝母、黄芩、广地龙、水蛭、桔梗、 虎杖等组成,具有纳气敛肺平喘、活血通络散结作用。肺主气,气皆统于肺,肺 为水之上源,肺失于宣发肃降,气止则水停,聚则为痰为湿。肺朝百脉主治节, 血流行于肺络中,肺络为肺的脉络及经络的总称,脉络相当于肺的毛细血管主血 运;经络相当于肺的毛细支气管主气行。肺络的血行流动依靠肺气的推动;若肺 气不利、宣降失调、肺络中血行瘀滞则形成瘀血痹阻于肺之脉络。瘀血常与湿痰 共同形成痹阻于肺络的浊邪,瘀浊痹阻肺之脉络,使肺叶挛缩、肺络不通,肺失 宣降,失于主气,机体缺氧,使呼吸代偿性加快故而出现呼吸困难、气不得吸、 喘憋、气短动则加重、干咳、口唇紫暗、爪甲青紫等症状。病久气虚及肾、肾不 纳气则喘息动则加重。本方正是由于纳气敛肺平喘、活血通络散结作用,临床治 疗尘肺病中有较好疗效。
本发明是经过临床观察,研究总结治疗尘肺病的有效中药复方,是由远志、 发酵虫草菌粉、黄芪、桔梗、水蛭、虎杖、黄芩、广地龙、知母、浙贝母、蛤 壳、瓜蒌等中药经过提取精制,制得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纳气敛肺平喘、活血 通络散结作用,而且疗效确切,安全稳定。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包括该组合物的药物,该药物可以 治疗尘肺病。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和药物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得 到用于治疗尘肺病的疗效显著、工艺精良、质量稳定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用于治疗尘肺病的用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以下重 量份的中药组分:远志1-2份、发酵虫草菌粉1-4份、黄芪1.5-4份、桔梗1-3 份、瓜蒌2-8份、蛤壳4-8份、虎杖1-4份、黄芩1-4份、广地龙1-4份、知母 1-4份、浙贝母1-4份、水蛭0.5-1.5份,所述中药组分可是上述中药材生粉或相 当于上述中药材生药量的中药提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87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