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38337.X | 申请日: | 2011-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7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纪世昌;胡世平;王亮;邵远敬;路万林;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一次 烟气 除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提钒转炉的主要任务为:一是把含钒铁水吹炼成高碳含量并满足下一步炼钢要求的半钢;二是最大限度的把铁水中的钒氧化使其进入钒渣。由提钒转炉的工艺可知,提钒转炉产生的烟气由于一氧化碳浓度较低而不具有回收价值,因此在保证烟气含尘量排放达标的前提下,需考虑利用烟气中的能量,并尽量做到节水节电。
本发明的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及系统正好满足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该系统能使排放烟气中粉尘含量≤15mg/Nm3。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蒸发冷却塔3、第一烟气管道4、静电除尘器5、文氏管流量计6、第二烟气管道7、引风机8、第三烟气管道9、消声器10、第四烟气管道11、烟气成分分析仪12、放散烟囱13、粗灰卸灰管14、第一气动插板阀15、第一气动双翻板阀16、粗灰仓17、第二气动插板阀18、第二气动双翻板阀19、第一细灰卸灰管20、事故气动插板阀21、事故卸灰管22、刮板输灰机23、第二细灰卸灰管24、螺旋输灰机25、斗式提升机26、第三细灰卸灰管27、细灰仓28;提钒转炉炉口处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汽化冷却烟道冷却进入到蒸发冷却塔3内,蒸发冷却塔3内设有用作喷雾化液滴蒸发冷却烟气的双流喷枪系统(双流体气雾喷枪);蒸发冷却塔3的烟气出口通过第一烟气管道4与静电除尘器5的烟气输入口相连通;静电除尘器5的烟气出口安装有文氏管流量计6;文氏管流量计6与引风机8的输入口通过第二烟气管道7相连;引风机8的输出口与消声器10的输入口通过第三烟气管道9相连;消声器10的输出口与放散烟囱13的输入口通过第四烟气管道11相连;第四烟气管道11上安装有烟气成分分析仪12;放散烟囱13上安装有氮气引射装置及点火装置;蒸发冷却塔3的下部出灰口与粗灰仓17的输入口通过粗灰卸灰管14相连,粗灰卸灰管14上安装有第一气动插板阀15和第一气动双翻板阀16;静电除尘器5的下部内置有内置式刮板输灰机,内置式刮板输灰机的正常出灰口与静电除尘器5外部的刮板输灰机23通过第一细灰卸灰管20相连,第一细灰卸灰管20上安装有第二气动插板阀18和第二气动双翻板阀19;内置式刮板输灰机的紧急出灰口与事故灰仓通过事故卸灰管22相连,事故卸灰管22上安装有事故气动插板阀21;刮板输灰机23的输出口与螺旋输灰机25的输入口通过第二细灰卸灰管24相连;螺旋输灰机25的输出口直接与斗式提升机26的输入口相连;斗式提升机26的输出口与细灰仓28通过第三细灰卸灰管27相连。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可保证烟气中粉尘浓度≤15mg/Nm3(远低于国家要求排放标准);同时可节省大量冷却水,不存在二次污染和污水处理;降低了系统运行能耗(节电);占地面积小,便于管理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提钒转炉,2-汽化冷却烟道,3-蒸发冷却塔,4-第一烟气管道,5-静电除尘器,6-文氏管流量计,7-第二烟气管道,8-引风机,9-第三烟气管道,10-消声器,11-第四烟气管道,12-烟气成分分析仪,13-放散烟囱,14-粗灰卸灰管,15-第一气动插板阀,16-第一气动双翻板阀,17-粗灰仓,18-第二气动插板阀,19-第二气动双翻板阀,20-第一细灰卸灰管,21-事故气动插板阀,22-事故卸灰管,23-刮板输灰机,24-第二细灰卸灰管,25-螺旋输灰机,26-斗式提升机,27-第三细灰卸灰管,28-细灰仓。(注: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中不包括提钒转炉1、汽化冷却烟道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83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