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癌痛贴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38229.2 | 申请日: | 2011-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3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光伟 |
| 主分类号: | A61K36/81 | 分类号: | A61K36/81;A61K9/70;A61P35/00;A61P29/00;A61K31/045;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咸阳***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癌痛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是一种纯中药贴剂癌痛贴。
背景技术
贴剂亦为膏剂,是临床多用于止痛的剂型。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而由原发灶或转移灶引起的局部或压迫性放射疼痛,西药口服止痛剂往往难以凑效,效果均不理想,中药口服受剂型影响很难接受。而麻醉止痛剂短期内成瘾,最终导致痛发频繁,止痛时间愈来愈短,药量愈来愈大,难以摆脱疼痛的困境。而西药膏剂(如西安杨森生产)多瑞吉(芬太尼透皮贴剂)对慢性、轻、中型疼痛,经临床应用止痛维持时间短、皮肤刺激明显、缓解疼痛效差,价钱较贵,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癌性疼痛问题。而现有中药止痛膏剂往往药味庞大,止痛效低,短期显效率和维持止痛效果不理想,并多出现皮肤刺激反应,病人难以持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毒副反应,更无成瘾性,对皮肤无刺激和过敏,适用于各种癌症原发灶和转移灶引起的各类疼痛,可减轻患者痛苦,缓解症状的纯中药膏剂癌痛贴。
本发明的发明内容是:它是由马钱子、洋金花、铁棒锤、干蟾皮、徐长卿、元胡索、三七组成,冰片为辅料,共8味中药,其中一贴量中的各味中药最佳重量为:马钱子1.0g、洋金花1.0g、铁棒锤1.0g、干蟾皮1.0g、徐长卿1.0g、元胡索2.0g、三七1.0g,冰片为辅料。
一.本配方的各味中药成分含量:
马钱子: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其中主要成分是番木鳖碱,(Sirychnine)即士的宁约占总数的35-50%,其次是马钱子碱,约占总数的30-50%。
洋金花:主要成分为多种莨菪烷类生物碱,其中以东莨菪碱(scopolamine)亦称天仙子碱的含量较高,约占总生物碱的85%。
铁棒锤:主要成分为3-脱氧乌头碱,3-乙酰乌头碱,乌头碱等11个化合物及乌头碱。
徐长卿:主要成分为牡丹酚,黄酮甙,氨基酸,糖类,并含有微量生物碱。
元胡索: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经动物实验证明紫堇碱、四氢巴马亭有较强的镇痛作用,镇痛指数高。对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的电活动都有抑制作用,尤以皮层活动区较为敏感。
三七:主要成分为多种皂甙约23种,以人参皂甙、三七皂甙、甘草素等为主。
干蟾皮:主要成分为从其水体物中分离出的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氨基、3-羟甲基、蟾蜍环酰胺B、C、蟾蜍噻咛等。
冰片:主要成分为龙脑,占50.78-58.93%,异龙脑37.52-38.98%,樟脑2.09-2.7%。
二.制备生产工艺:
癌痛贴由马钱子、洋金花、铁棒锤、干蟾皮、徐长卿、元胡索、三七、冰片8味中药,按照君、臣、佐、使得组方原则经严格配伍而组成。其中马钱子、洋金花、铁棒锤为君药,干蟾皮为臣药,徐长卿、元胡索、三七为佐药,冰片为使药。
将癌痛贴配方中8味中药分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各味中药下的炮制方法,进行净化、炮制等处理。低温干燥2小时以备用。其中马钱子、洋金花、铁棒锤3味中药混匀后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干蟾皮120℃左右烤干后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徐长卿、元胡索、三七、冰片混匀焙干粉碎成中粉,过80目筛,与上述4味药按等量递增法混匀称量,按照乳房形状将药加入敷料放入模具制成膏剂、包装、60C0机的照射灭菌,检验合格后即得。
三.中医理论依据以及各味中药分别的作用:
本配方是根据中医“内病外治”法则而成,中药可透过皮肤黏膜吸收是中药外用的主要理论基础。《素问·经脉别论》云:“外治不由脏腑,却直达脏腑,尤其能识脏腑”指出药物可以通过皮肤,药效可作用于脏腑,而达到治病的目的。而恶性肿瘤则是全身性疾病,其出现的局部疼痛及体表转移性病灶引起的疼痛则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是全身性疾病的外在反应性体征。所以,局部的外在治疗则是全身性疾病治疗的一种方法,亦是通过外部表现的达到疾病整体治疗,以此来减轻痛苦,缓解症状,改善体征,提高生活质量,故吴师机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即“内病外治”的理论基础。《丹溪心法》云:“有诸内必形诸外。”中药外贴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和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是“内病外治”的具体作用。《灵枢·海论》说:“夫十二脉者,内孕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调节体内各腑器功能活动的作用,药物通过透皮渗入,腧穴吸入,以起到预期的目的。
本配方各味中药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光伟,未经陈光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82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体保温材料
- 下一篇:拉片翻转装置和拉片供给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