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柔性电路板的无线路由器在审
申请号: | 201110337814.0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5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鹏;徐冠雄;尹武;叶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H04W88/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丁建春;李庆波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柔性 电路板 无线 路由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路由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柔性电路板的无线路由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利用无线网络进行上网越来越普及。现有技术的无线网络采用MIMO技术,人们通过智能天线以及无线路由器获取无线网络。其中,MIMO(Multiple-I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利用多发射、多接收天线进行空间分集的技术。当不同的接收天线和不同的发射天线之间互不相关时,MIMO系统能够很好地提高系统的抗衰落和抗噪声性能,从而获得巨大的容量。现有技术的无线路由器为2T2R无线路由器,其理论最高传输速率为300Mbps。
现有技术的智能天线可以为每位用户提供一个窄的定向波束,使信号在有限的方向区域发送和接收,充分利用了信号发射功率,降低了信号全向发射带来的电磁污染与相互干扰。
目前,功能较为完善的无线路由器由于体积过大,并且外接电源适配器或外置天线而不便于随身携带,并且在不同地方临时搭建无线网络造成了很大的难题,例如在无电源插座的地方。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基于柔性电路板的无线路由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柔性电路板的无线路由器,以使无线路由器体积变小。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而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柔性电路板的无线路由器,其包括:网络接口模块,用于从数据终端输入数据信号或传送数据信号;通信处理模块,与网络接口模块连接,用于对输入数据信号进行通信处理并发送至外部;电源模块,分别与通信处理模块和网络接口模块连接,用于给通信处理模块和网络接口模块提供电源;其中,网络接口模块、通信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
其中,网络接口模块包括网口以及交换控制器。
其中,通信处理模块包括双频天线阵列、基带处理模组和射频处理模组。
其中,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接口、输入EMI滤波器、自动稳压电路以及输出EMI滤波器。
其中,无线路由器为双频无线路由器。
其中,双频无线路由器为双频3T3R多重输入多重输出的无线路由器。
其中,无线路由器支持2.4Ghz和5Ghz双频,且最高传输速度达450Mbps。
其中,柔性电路板为多层板。
其中,多层板为多层中空型板。
其中,多层板为四层铜箔线路,且各层之间有导孔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基于柔性电路板的无线路由器,其包括网络接口模块、通信处理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并且网络接口模块、通信处理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分别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使得无线路由器的体积变小,便于携带,并且避免外接电源适配器和外置天线,方便在不同地方临时搭建无线网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柔性电路板的无线路由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柔性电路板的无线路由器中通信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基于柔性电路板的无线路由器中网络接口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基于柔性电路板的无线路由器中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基于柔性电路板的无线路由器采用多层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柔性电路板的无线路由器1包括通信处理模块11、网络接口模块12以及电源模块13以及存储模块14。其中,电源模块13分别与通信处理模块11和网络接口模块12连接,用于给通信处理模块11和网络接口模块12提供电源;网络接口模块12用于从数据终端输入数据信号或传送数据信号;通信处理模块11用于对接收的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具体而言,进行数据打包和协议转化,并进行网路选择使路由通向虚拟专用网VPN服务器;所述存储器14用于存储经通信处理模块11处理的数据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未经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78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