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7683.6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7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鹏;赵治亚;郭洁;马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H01Q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能量 传输 系统 | ||
1.一种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包括电源模块、磁共振发射模块、磁共振接收模块以及与磁共振接收模块连接的负载,所述磁共振发射模块与所述磁共振接收模块之间通过共振场倏逝线的耦合进行能量传递,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发射模块与所述磁共振接收模块之间设置有超材料,所述超材料具有负磁导率,所述具有负磁导率的超材料的频率与所述磁共振发射线圈以及磁共振接收线圈的谐振频率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材料的磁导率为-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材料包括介质基板以及阵列在介质基板上的多个微结构,所述微结构为磁性微结构,所述介质基板为介电材料,所述微结构为导电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微结构为开口谐振环或开口谐振环的衍生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发射模块包括发射电路、发射天线和磁共振发射线圈,所述发射电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磁共振接收模块包括磁共振接收线圈、接收天线和接收电路,所述接收电路连接所述负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电路为磁场谐振激发电路,所述磁场谐振激发电路产生一个频率与所述磁共振发射线圈的谐振频率相同的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由所述发射天线进行发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电路为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将所述接收天线接收到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所需的信号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微结构由一根金属线通过多重绕线的方式形成多重嵌套的开口谐振环或开口谐振环的衍生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谐振环或开口谐振环的衍生结构为矩形、圆形或多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所述微结构为5-80圈多重嵌套的开口谐振环或开口谐振环的衍生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为电源转换电路,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76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