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对蒸汽爆破预处理产物具有解毒作用的构巢裸胞壳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7522.7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冯玉杰;李冬梅;于艳玲;徐琛;李梓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7/10;C12R1/6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爆破 预处理 产物 具有 解毒 作用 构巢裸胞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构巢裸胞壳。
背景技术
化石能源将逐步枯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能源供给提供了重要选择,燃料乙醇作为一种C、H比例小、燃烧热值大、CO2排放量低的燃料,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为原料生产乙醇威胁着粮食安全,因此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生产乙醇,即纤维乙醇得到各国政府的支持。
预处理方法是制约纤维乙醇发展的瓶颈之一,对于糖得率和发酵性能有重要影响。蒸汽爆破法处理过程中无需加入化学品,且处理后纤维素的酶水解率较高,具有处理时间短、环境污染小、低能耗的优势,是目前比较推崇的预处理技术。但由于蒸爆过程的处理条件比较激烈,这一过程中会产生甲酸、乙酸、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等发酵抑制物,会对后续的发酵过程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汽爆物料进行脱毒处理。解毒方法主要包括生物解毒、物理解毒、化学解毒。其中生物解毒是指用一些特定的酶或微生物作用于发酵抑制物,通过改变抑制物的结构而降低其毒性,包括酶处理法和微生物处理法。微生物处理方法与酶处理方法的原理是相同的,但微生物能够持续地产生多种酶,能同时去除多种抑制物质,与酶处理法相比具有成本低,解毒效率高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构巢裸胞壳(Emericella nidulans),能够去除乙酸、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等蒸汽爆破预处理所产生的发酵抑制物,提高燃料乙醇的得率。
本发明对蒸汽爆破预处理产物具有解毒作用的构巢裸胞壳为构巢裸胞壳110(Emericella nidulans 110),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0年12月24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4514。
本发明的构巢裸胞壳110(Emericella nidulans 110)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散囊菌目(Eurotiales),发菌科(Trichocomaceae),曲菌属(Aspergillus)。
本发明构巢裸胞壳110在刚果红纤维素琼脂培养基上培养,菌落呈圆形,结构致密,边缘呈锯齿状,菌落隆起,干燥,不透明(如图1所示),培养2天菌落直径为8mm;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丝体为白色,菌丝有隔,产灰绿色孢子,分生孢子头(如图2和图3所示)。
本发明构巢裸胞壳110可在刚果红纤维素琼脂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中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8℃,最适pH值为6。
本实施方式构巢裸胞壳110对经蒸汽爆破预处理产物具有解毒作用,可以清除抑制纤维素降解和发酵的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包括:Ca2+、Mg2+、Al3+、Fe2+、乙酸、丙酸、丁酸、糠醛和5-羟甲基2-呋喃甲醛。
本发明构巢裸胞壳110(Emericella nidulans 110)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0年12月24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4514。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7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电解阳极铜板的固体还原剂
- 下一篇:一种复合沉淀过滤池的原理及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