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架轧机共用一套轧辊轧制Φ120mm和Φ130mm圆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7177.7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3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姚文峰;李颖;叶文学;黄昌义;石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共用 一套 轧辊 轧制 120 mm 130 圆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圆钢棒材的轧制生产领域中,在一架650mm三辊轧机上,共用一套轧辊和孔型实现Φ120mm和Φ130mm两个规格圆钢轧制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中型型钢轧机上轧制Φ100mm以上的圆钢棒材至少需要两架或两架以上的轧机,其中成品孔和成品前孔要各使用1架轧机。轧制一个规格需要一套轧辊,如果产品的规格较多,需要配套很多的轧辊和备件储备,占用大量的资金和场地,同时会增加倒规格的换辊次数和换辊时间,增加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用一架轧机和一套轧辊轧制出Φ120mm和Φ130mm两种圆钢规格的方法。从而达到减少使用轧辊的数量,减少轧辊的车削量和储备量,减少倒规格的换辊次数和换辊时间,减轻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包括650mm轧机10个孔型的设计及其调整方法,其特征是:孔型设计为以Φ120mm圆钢的孔型为基准,两种圆钢共用的孔型为第1孔至第5孔和成品前孔的第8孔;轧制Φ120mm圆钢时的上轧制线辊缝为6mm,由7孔的立轧孔向8孔的椭圆孔翻转90度供料,8孔的延伸率是1.25;轧制Φ130mm圆钢时,将上轧制线的辊缝由6mm调整至11mm,即:上轧制线的第2、4和8孔的孔型高度分别由轧制Φ120时的156mm、152mm和116mm调整为161mm、157mm和121mm,甩掉第6至7孔,由5孔的箱形孔向8孔的椭圆孔供料,以便适应轧制Φ130时对来料的尺寸要求。 8孔的延伸率是1.45;第3、5孔的设计为兼顾轧制Φ120mm和Φ130mm圆钢时对前一个孔型来料宽度的要求,即:第3、5孔的槽底宽度分别156mm和150mm,可同时满足轧制Φ120mm和Φ130mm圆钢时第2孔来料156mm和161mm、4孔来料152mm和157mm的要求;第8孔的孔型尺寸同时兼顾Φ120mm和Φ130mm两种圆钢规格对其尺寸的需求,其宽度B按Φ130mm规格的要求考虑;其高度H按Φ120mm规格的要求考虑。即:按照经验公式Bk=1.2~1.4倍的成品直径,取Bk=180mm;H=0.85~0.95倍的成品直径,取H=116mm;Φ120mm和Φ130mm圆钢的成品孔型不共用,Φ120mm成品圆孔型的槽口宽度是126mm,高是123mm,Φ130mm成品圆孔型的槽口宽度是136mm,高是133mm。
本发明可以避免以前用两套轧辊来轧制两个规格而造成的轧辊数量多、轧辊的车削量大和储备量多的弊病,而且减少了由两个规格互倒而造成的换辊次数和换辊时间,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孔型配置图。
图中,1——1孔孔型,2——3孔孔型,3-——5孔孔型,4——7孔孔型,5——130mm成品孔孔型,6——120mm成品孔孔型,7——2孔孔型,8——4孔孔型,9——6孔孔型,10——8孔孔型。
具体实施方法
本实施例的轧制条件是:使用220mm×220mm的方坯,用一架650mm三辊轧机,机前有翻钢板,从下轧制线喂钢;机后有升降台,从上轧制线喂钢。
由于在一套轧辊上要排列较多的孔型,前6个道次必须使用共轭孔型。
Φ120mm和Φ130mm圆钢的轧制道次分别为9道次和7道次。轧制时,第1至第5孔、第8孔共用(图1所示)。
将表1所示的10个孔型尺寸配置在轧辊上后,进行加工车削,并制作相应的进出口导卫装置,制作翻钢板和其他的生产准备工作。
表1 孔型尺寸
。
轧制Φ120mm圆钢时,使用第1至8孔的孔型和Φ120mm的成品孔型,共9个轧制道次。下轧制线的辊缝保持8mm,上轧制线的辊缝调整到6mm,使8孔的孔型高度为116mm,第8孔的孔型的宽度为180mm,然后根据成品的尺寸情况,再对8孔的孔型高度尺寸进行微调,以达到成品的尺寸的精度要求。具体的料型尺寸和调整参数见表2。
表2 轧制Φ120mm圆钢时的料型尺寸和调整参数
。
上轧制线的辊缝设置为6mm,由7孔立轧孔向8孔的椭圆孔供料(翻钢900),8孔的延伸率约为1.25;下轧制线的辊缝为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71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