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向终端传输文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7159.9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4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创达软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传输 文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终端传输文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PDA等)的高速发展,其性能日益提升。其中,高分辨率摄像头的配备,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拍摄/录制到理想的照片/视频,并希望能够跟亲朋好友一起分享。
目前,终端间主流的文件传输方式包括:使用USB线传输,利用存储卡转移,使用蓝牙传输,通过彩信/邮件发送等。这些文件传输方式的操作过程通常比较繁琐,不利于诸如老人、儿童这样的使用群体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向终端传输文件的方法,以实现终端间文件传输的操作过程的便捷。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向终端传输文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文件发送端选择待传输文件,并生成包含文件传输信息的二维码;
B、作为文件接收端的带有摄像头的终端拍摄所述二维码,并从中解析出所述文件传输信息;
C、文件接收端根据所述文件传输信息,建立到文件发送端的网络连接;
D、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传输上述待传输文件至文件接收端。
由上可以看出,只需简单地利用文件接收手机端的摄像头拍摄下具有在文件发送手机端和文件接收手机端之间建立网络连接的必要信息的二维码,便可在文件接收手机端自动建立接收待传输文件所必要的与文件发送手机端之间的网络连接,以实现终端间文件传输的操作过程的便捷。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文件传输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文件发送端的IP地址、文件发送端的设备标识ID、待传输文件的信息;
所述待传输文件的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待传输文件的名称、所述待传输文件的类型。
在上述方法中,步骤A所述二维码以在文件发送端屏幕上显示或被打印在纸上的方式呈现。
由上可以看出,可以多种方式呈现包含有用于建立网络连接的二维码,便于向多个移动接收端传播二维码,从而有利于在多个移动文件接收端与一个文件发送端之间快速建立起用于传输文件的网络连接。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A还包括:
文件发送端将待传输文件上传至中间服务器;
所述传输信息还包括中间服务器IP地址;
所述步骤B还包括:
文件接收端根据中间服务器IP地址将所述文件传输信息发送至中间服务器;
所述步骤C还包括:所述中间服务器在判断所述文件传输信息为有效后,在所述中间服务器和所述文件接收端之间建立网络连接。
由上可以看出,无论文件发送端是否正常工作,都可以通过中间服务器来向移动文件接收终端传输文件,从而实现离线的文件传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向终端传输文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在文件接收端生成包含网络连接请求信息的二维码;
ii、在作为文件发送端的带有摄像头的终端中选择待传输文件,然后拍摄所述二维码,从中解析出所述网络连接请求信息;
iii、文件发送端根据所述网络连接请求信息,建立到文件接收端的网络连接;
iv、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传输所述待传输文件。
由上可以看出,除了能够实现便捷的终端间文件传输的操作过程之外,通过在文件接收端生成包括网络连接请求信息的二维码无需记录于待传输文件有关的信息,还能够缩短生成以及解析所述二维码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在终端间传输文件的效率。
在上述方法中,步骤i所述二维码以在文件接收端屏幕上显示或被打印在纸上的方式呈现。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网络连接请求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文件接收端的IP地址、文件接收端的设备标识ID。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向终端传输文件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向终端传输文件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手机为例详细介绍本发明提供的向终端传输文件的方法。
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向终端传输文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文件发送手机端选择待传输文件,并生成包含文件传输信息的二维码。
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二维平面中排列、以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条码。二维码可以分为行排式二维码(又名为堆叠式二维码,或者层排式二维码)和矩阵式二维码。常见的二维码有Code 16K、Code49、PDF417、Code One、Maxi Code、QR Code、Data Matrix、汉信码、龙贝码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创达软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创达软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71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