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折叠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7107.1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6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B.V.卡斯蒂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11/00 | 分类号: | B67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青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液体传送到填充管中的漏斗。
背景技术
各种装置使用液体物质用于润滑、液压的施加、冷却等。液体被典型地储存在由箱体、储藏池、贮槽等形成的腔室中。装置的维护可以包括将附加的液体添加到腔室。然而,腔室可以位于远离方便填充地点之处。相应地,填充管可以用于提供从难以到达的腔室到可方便到达的地点处的开口的通道。
发明内容
漏斗组件包括管,其限定管通道和管开口。漏斗部件限定第一漏斗开口、第二漏斗开口和漏斗通道,该漏斗通道提供在第一和第二漏斗开口之间的流体连通。漏斗部件被定位为使得第二漏斗开口在管通道内。漏斗部件在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之间可选择性地移动,在第一构造中,第一漏斗开口比管开口宽,在第二构造中,第一漏斗开口比管开口窄。
当漏斗部件处于第一构造时,第一漏斗开口可以用作流体入口;因为第一漏斗开口比管开口宽,第一漏斗开口促进液体到管中的传送。被注入第一漏斗开口的液体将经由漏斗通道和第二开口被传送到管通道内,该第二漏斗开口用作漏斗出口。
当漏斗部件处于第二构造时,漏斗部件更加紧凑且占用更少的体积。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构造中,漏斗部件可装载(stowable)在管通道内,使得漏斗对于将来的填充事件在填充管处立即可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势及其他特征和优势将通过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以下详细描述连同附图而显而易见。
图1是包括漏斗部件的漏斗组件的示意性局部剖面侧视图,该漏斗部件处于第一构造且相对于管处于展开位置;
图2是图1的漏斗部件在第一构造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是图1和2的漏斗部件在第一构造时的示意性横截面侧视图;
图4是图1-3的漏斗部件的示意性俯视图;和
图5是图1的漏斗组件的示意性局部剖面侧视图,漏斗部件处于第二构造且相对于管处于装载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3,漏斗组件10包括漏斗部件14,其限定通道18。漏斗14还限定第一和第二开口22、26;通道18提供在第一开口22和第二开口26之间的流体连通。第一开口22可操作为流体入口,即,通过该第一开口,液体(未示出)可以进入通道18。第二开口26可操作为流体出口,即,通过该第二开口,液体可以离开通道18。在描述的实施例中,第二开口26由漏斗部件14的网格部分30限定;网格部分30限定可以用作出口的多个孔。
在描述的实施例中,漏斗部件14还包括大体为刚性的部分34和柔性部分38。在描述的实施例中,刚性部分34的特点表现为比柔性部分38更大的刚度。在描述的实施例中,大体为刚性的部分34是圆柱形的,且通道18的由该大体为刚性的部分34限定的部分是圆柱形的。通道18的由刚性部分34限定的部分的特点表现为沿刚性部分34的长度的恒定直径。网格部分30被形成在,或附连到,刚性部分34的一端。柔性部分38从刚性部分34的另一端延伸。
柔性部分38包括多个肋42和褶部46。肋42从刚性部分34纵向延伸到第一开口22。每个褶部46在相应的两个肋42之间从刚性部分34延伸到第一开口22。漏斗部件14在第一构造(如图1-3所示)和第二构造(如图5所示)之间可移动。在第一构造中,柔性部分38通常为截头圆锥形状。更具体地,在肋42和漏斗部件14的纵向轴线A之间的距离作为距大体为刚性的部分34的距离的函数增大。类似地,在褶部46和漏斗部件14的纵向轴线A之间的距离作为距大体为刚性的部分34的距离的函数增大。由此,如图3所示,通道18在柔性部分38中是渐缩的,从而第一开口22比大体为刚性的部分34宽得多。
具体参考图1,漏斗组件10包括填充管50。填充管50限定具有填充管开口58的管通道54。在漏斗部件14的第一构造中,第一开口22比管开口58宽。
在第二构造中,如图5所示,第一开口22比管开口58窄。更具体地,并参考图4,在第一构造中,肋和褶部分别在42和46被示出。肋42靠近大体为刚性的部分34是可弯曲的,直到肋与纵向轴线A(如在42A处的虚影所示)和大体为刚性的部分34的壁大体平行。相应地,褶部在肋之间折叠到在46A处的虚影所示的位置。当肋和褶部处于42A和46A处的虚影所示的位置时,漏斗部件14处于第二构造。如图4所示,当漏斗部件14在第二构造时,第一开口(在22A处示出)比在第一构造(在22示出)时的开口小。柔性部分38(和开口22)的最大宽度小于填充管开口58和通道54,其能使得漏斗部件14完全插入到填充管5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71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