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灯泡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36970.5 | 申请日: | 201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4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余鹭帆;李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灯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以LED为光源的仿传统白炽灯泡。
背景技术
照明灯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用品,传统的照明灯具为球泡状形状的白炽灯,其外形深受大众的青睐,然而,白炽灯具有光效低、寿命短的固有缺陷,这些缺陷限制了其的使用。
LED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材,它可以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发光,LED具有电压低、效能高、单色性好、适用性强、稳定性好、响应时间短、寿命长、不污染环境等优良特性,且安全性好,能耗低,又由于每个LED单元的体积很小,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照明器具,以适应不同的环境。由于以上的优点,LED被广泛的用于照明、装饰等领域中,一种基于LED芯片的LED灯泡便应运而生,该种灯泡内的发光体为LED芯片。
随着LED灯泡市场向小型化发展,这就使得小体积的LED灯泡芯片的结温散热问题愈发突出,如果该问题不得到解决,必然会影响到小型化LED灯泡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LED灯泡,通过结构改进,以更好的解决LED灯泡芯片的散热结温问题,既保持了现有LED灯泡的优良特性,又能够很好的实现散热,从而有力的促进了小型化LED灯泡的推广使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LED灯泡,包括泡壳、散热系统、LED芯片、驱动LED芯片工作的电路板、灯座和灯头;灯头的上部与灯座的下部相连接,电路板安装在灯座中,所述散热系统包括相互独立的具有中空结构的上、下散热片;上散热片的内侧面构成一个沿灯泡轴线方向的气腔体,其外侧面固接LED芯片;下散热片的侧面设置多个通孔;上散热片与下散热片固定连接,下散热片的通孔与气腔体连通;在泡壳的顶端设置有一开口,该开口与气腔体相连通;上散热片的内侧面所构成的气腔体通过泡壳的顶端开口及下散热片侧面的通孔,形成上下流通的对流空气。
所述上散热片为一个侧边从上端至下端呈渐次背向灯泡轴线方向倾斜的台体,其外侧面设有背向灯泡轴的凹口,LED芯片固接在该凹口中。
所述下散热片为一个侧边从上端至下端呈渐次向灯泡轴线方向倾斜的台体。
所述上散热片的下开口的边缘向外折弯形成第一凹槽;所述下散热片的上开口的边缘向内折弯形成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互配合形成卡口连接,上散热片和下散热片通过该卡口连接彼此固定。
所述灯座包括下灯座和上灯座;电路板设置于下灯座内;上灯座为筒状结构,该筒状结构的一端为侧边从上端至下端呈渐次背向灯泡轴线方向倾斜的台体,该台体的侧边设有供设置于下灯座内电路板的导线穿出的导线孔;上灯座下开口的内径与下灯座上开口的外径一致,上灯座与下灯座相互套接。
所述下散热片的下开口向内折弯形成凸缘,该凸缘卡入上灯座与下灯座套接的空隙形成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LED灯泡,其散热系统由上下两个相互独立的散热片构成,即上散热片和下散热片,这两个散热片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上散热片的内侧面构成一个沿灯泡轴线方向的气腔体,其外侧面固接LED芯片,下散热片的侧面设置多个通孔,上撒热片与下散热片通过固定连接成为一体;泡壳顶端也设置一开口,该开口与气腔体相连通,这样,上散热片贴光源的背面便裸露在空气中,由泡壳顶端开口经上撒热片的气腔体与下散热片的通孔形成对流,且这种对流的空气是上下连通的方式,在上散热片的外侧包覆有泡壳,泡壳的底端与下散热片的上开口相连;这样,上散热片的外侧面所固接的LED芯片就被围在泡壳与上散热片之间,实现光源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散热系统上下两个相互独立的散热片构成,结构简单。
(2)上散热片的内侧面构成一个能与外部空气对流的裸露空间,且形成上下对流,具有较好的对流效果。
(3)LED光源立贴与上散热片的外表面,有助于散热,且灯泡圆周散光均匀。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LED灯泡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构造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69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级PSS衬底制作方法
- 下一篇:2,3-二羟基萘的精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