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轧相变诱发塑性钢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6848.8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3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董治中;邹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8/46;C22C38/38;C22C38/24;C21D9/46;C21D1/18;C21D1/6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相变 诱发 塑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种钢材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汽车、煤炭及石油开采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轧相变诱发塑性钢(TRIP)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相变诱发塑性(TRIP: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钢是一个新的钢种,是以一种新的思路对钢强韧化,即利用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在受力产生应变的的情况下转变为马氏体,从而来达到强化的目的,同时材料的塑性又会大大增加,这样同时实现了强韧性能的最优化,是其它钢种所不具备的。TRIP钢板具有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延展性强,冲压成形能力高,同传统钢板相比,用TRIP钢板制造的零件重量减轻约12%,而车重减轻10%,可降低油耗3%一7%,同时废气的排放量也减少,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能量吸收的能力强,能够抵御撞击时的塑性变形,显著提升了汽车的安全等级,整体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这种钢板的应用在汽车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由于TRIP钢性能的可调节范围较广,不同成分的TRIP钢经过不同的热处理可得到不同的强韧化组合,以适应悬挂系统、传动系统、安全结构件等的不同需求。因此TRIP钢的成分配比及热处理工艺仍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针对在TRIP钢制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使钢板具有良好的涂镀能力、可焊性以及耐磨性,同时还具有高的强度和塑性,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相变诱发塑性钢及其制备方法,并结合合适的热处理工艺,获得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热轧相变诱发塑性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热轧相变诱发塑性钢,按重量百分比热轧相变诱发塑性钢的材料由以下组分组成:
C:0.05~0.4%;
Si:0.1~0.5%;
Mn:1~2%;
Cr:0.1~1.5%;
Ni:≤1.5%;
Al:≤0.06%;
N:≤0.01%;
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热轧相变诱发塑性钢的材料中还含有重量百分比为0.01~0.1%的V。
本发明热轧相变诱发塑性钢的材料中的杂质是含有重量百分比为≤0.025%的P和重量百分比为≤0.005%的S。
本发明一种热轧相变诱发塑性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组分及含量要求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后,在真空感应炉内冶炼;
(2)冶炼成钢锭后,将钢锭加热到1200℃,保温2小时后锻造成钢坯,将钢坯加热到1250℃保温1.5小时,保温结束后,对其进行热轧制;
(3)热轧制的过程是:首先进行粗轧,开轧温度为1150~1250℃,粗轧3个道次总变形量85%;然后进行精轧,精轧2个道次总变形量为15%,轧制温度为890~1000℃;终轧温度为800~850℃,最后将钢坯热轧为5-10mm厚的钢板;
(4)对热轧后的钢板进行热处理:首先在950℃保温30~60分钟,然后空冷至750~800℃保温30~60分钟,然后盐浴淬火处理,在400-500℃保温20~120分钟,然后卷板,空冷至室温,最终获得抗拉强度为600~900Mpa,延伸率为25%~35%,强塑积大于18000MPa%的热轧相变诱发塑性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热轧相变诱发塑性钢中碳C含量在0.05~0.4%之间,碳含量太低时则不易于TRIP效应显现,含碳量太高则焊接性差,延伸率也受影响,同时为保持钢板较好的焊接性,碳含量一般取小值。对于合金元素硅Si,当其含量较大时,热处理时钢板表面易产生稳定的氧化物,使相变诱发塑性钢涂镀能力变差,影响钢板表面质量,降低使用性能。因此本发明控制硅的含量在0.1~0.5%之间。同时,本发明还加入了0.1~1.5%的Cr,Cr能缩小奥氏体相变区并提高临界区转变温度AC3,使贝氏体转变区域向低温区域移动,降低了马氏体转变温度(Ms),有利于残余奥氏体获得。同时Cr的加入还能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本发明还可选择性的添加0.01~0.1%的V。V是铁素体稳定元素,一般用来抑制TRIP钢中的相变行为,并有析出强化、细化晶粒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68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极软涂锡焊带的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耐磨性织针用钢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