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渗滤液合成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6728.8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于江涛;张毅;李忠玉;李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浩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合成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垃圾渗滤液合成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水解池1、电化学预氧化系统2、生物厌氧浮动床系统3、中间沉淀池4、光催化分解系统5、生物好氧浮动床系统6、终端沉淀池7组成一个闭路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垃圾渗滤液合成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水解池1为垃圾渗滤液的前处理,垃圾渗滤液通过水解作用使污染物得到部分的去除,并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调节水解池1的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12小时,调节水解池1安装了潜水泵由管道和电化学预氧化系统2连接,潜水泵的起闭有液位控制器控制并和电化学预氧化系统2的专用直流电源、光催化分解系统5的紫外专用电源连锁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垃圾渗滤液合成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化学预氧化系统2为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垃圾渗滤液通过电化学的强氧化分解,污染物中的多肽环状结构分子被断链开环,起到提高水体的B/C比值。电化学预氧化系统2由正、负电极组成。正、负电极由导线分别和专用直流电源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连接。电化学预氧化系统2的出水口和生物厌氧浮动床的进水口相连接,电化学预氧化系统2的出水口中心标高高于生物厌氧浮动床3出水口中心标高10cm。水体在电化学预氧化系统2内停留时间为1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垃圾渗滤液合成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厌氧浮动床系统3为垃圾渗滤液的生物反硝化处理,垃圾渗滤液通过厌氧生物菌群和聚磷菌的作用使污染物得到明显的降解。生物厌氧浮动床3由转笼、生物小球、转动装置和动力配备系统组成。转笼的转速为1-5转/分钟,转笼完全淹没在水平面下,生物厌氧浮动床系统3的出水口和中间沉淀池4进水口连接,生物厌氧浮动床系统3的出水口中心标高高于中间沉淀池4出水口中心标高5cm。水体在生物厌氧浮动床系统内停留的时间为4小时。生物厌氧浮动床系统的出水直接进入中间沉淀池4,水体在中间沉淀池4的停留时间为4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垃圾渗滤液合成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催化分解系统5为垃圾渗滤液的深度氧化分解处理,被生物厌氧降解后的水体通过沉淀再次溢流进入光催化分解系统5内进行光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中剩余的环状结构的分子链再次被击破开环,水体中的污染物再次被氧化分解。光催化分解系统5的进水标高和中间沉淀池4的出水标高相等,光催化分解系统5的出水口标高高于生物好氧浮动床6出水口标高10cm。光催化分解系统5由紫外光源、载体材料层、紫外专用电源组成。紫外光的波长为158-254nm,水力停留时间5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垃圾渗滤液合成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好氧浮动床系统6为垃圾渗滤液的生物硝化处理,剩余在水体中的污染物在好氧菌群作用下得到氧化分解。生物好氧浮动床6包括固载生物载体小球的转笼、生物小球、传动装置和动力配备。转笼25%在水平面以上,75%在水平面以下,水力停留时间2小时。生物好氧浮动床6出水口和终端沉淀池7的进水口连接,水体在终端沉淀池7内的停留时间为4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浩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浩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67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清洁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太阳能补光及地热保温的智能生态温室大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