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缓蚀剂及使用其制备锌粉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6680.0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2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赵麦群;高飞;郭敬;张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F11/14 | 分类号: | C23F11/14;B22F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缓蚀剂 使用 制备 锌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体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锌粉浆的制备方法,还涉及该方法过程中的缓蚀剂。
背景技术
片状锌粉作为制备锌铝耐蚀涂层、富锌涂料等锌基防腐技术的主要原料之一,目前主要以干式球磨和以溶剂油等有机溶剂为介质的湿磨法制备为主。干式球磨效率低、磨制时间长,并且大批量生产存在粉尘爆炸等安全隐患;而有机溶剂湿磨法制备则存在锌粉与有机溶剂分离困难,成品粉中残留的有机溶剂影响片状锌粉性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锌粉浆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干磨法球磨效率低、存在粉尘安全隐患的问题,以及有机溶剂湿磨法锌粉与湿磨溶剂不易分离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锌粉浆过程中使用的缓蚀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溶性缓蚀剂,由以下成份组成:待磨锌粉质量0.25%-5%的苯并三氮唑,待磨锌粉质量0.15%-0.4%的硅酸钠。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蚀剂制备锌粉浆的方法,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按需称取电解锌粉,将称取好的电解锌粉过200目筛后备用;
步骤2、取质量为步骤1称取的锌粉质量0.25%-5%的苯并三唑放入蒸馏水中充分混合,再加入质量为步骤1称取的锌粉质量0.15%-0.4%的硅酸钠,混合均匀至完全溶解得到缓蚀剂;
步骤3、将步骤1称取的锌粉加入步骤2制得的缓蚀剂中搅拌混合,使缓蚀剂与锌粉表面充分接触,形成锌粉浆料;
步骤4、将钢球与步骤3制得的锌粉浆料加入清洗过的球磨机腔体中,开机研磨,磨制1-2小时后停机即得锌粉浆。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电解锌粉的纯度不小于95%。
步骤2中蒸馏水的质量与步骤1中称取的锌粉质量相同。
步骤4中球料比40∶1。
本发明提供的片状锌粉水磨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蒸馏水为研磨介质,解决了既解决了干磨法球磨效率低、长时间球磨热量累积较多从而存在粉尘爆炸等隐患的问题,又解决了有机溶剂湿磨法锌粉与湿磨溶剂不易分离,影响锌粉品质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磨法制备片状锌粉浆的缓蚀剂,由以下成份组成:待磨锌粉质量0.25%-5%的苯并三氮唑,待磨锌粉质量0.15%-0.4%的硅酸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缓蚀剂的片状锌粉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按需称取纯度不小于95%的电解锌粉,将称取好的电解锌粉过200目筛后备用;
步骤2、取质量为步骤1称取的锌粉质量0.25%-5%的苯并三唑放入蒸馏水中充分混合,再加入质量为步骤1称取的锌粉质量0.15%-0.4%的硅酸钠,混合均匀至完全溶解得到缓蚀剂,其中蒸馏水的质量与步骤1中称取的锌粉质量相同;
步骤3、将步骤1称取的锌粉加入步骤2制得的缓蚀剂中搅拌混合,使缓蚀剂与锌粉表面充分接触,形成锌粉中间浆料;
步骤4、将钢球与步骤3制得的锌粉中间浆料按照40∶1的球料比加入清洗过的球磨机腔体中,开机研磨,磨制1-2小时后停机即得锌粉浆。
实施例1
称取50g过200目筛的电解锌粉,然后称取50g蒸馏水,取待磨锌粉质量0.5%的苯并三氮唑(BTA),即0.25g的苯并三氮唑(BTA)放入蒸馏水中充分混合,再加入待磨锌粉质量0.15%硅酸钠(Na2SiO3),即0.075g的硅酸钠(Na2SiO3),混合均匀至完全溶解后得到缓蚀剂;之后将锌粉加入有缓蚀剂中搅拌混合,使缓蚀剂与锌粉表面充分接触,形成锌粉中间浆料,将钢球与锌粉浆料按照40∶1的球料比加入清洗过的球磨机腔体中,开机研磨,磨制1.5小时后停机,即得锌粉浆。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66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