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6640.6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2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香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香玉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F24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水器,尤其涉及一种速热型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在电热水器产品中,中国专利95229349号公开的“子母桶式瞬间型电热水器”,其包括有底盘、底盘上的壳盖体、设置底盘及壳盖体之间的电路控制系统,以及设置在底盘上的辅助预热桶及瞬间加热桶,瞬间加热桶内设有主电热管,其顶端侧周面设有可穿出所述辅助预热桶桶底圆盘的出水管,辅助预热桶的周围上,设有深入桶体内的辅助电热棒,桶底圆盘上设有弯曲的进水管,所述辅助预热桶包覆于瞬间加热桶外侧,瞬间加热桶周围底端设有导流管,两桶体间以导流管导引水流进入瞬间加热桶内。该发明具有瞬间加热、持续供应热水且能源利用率较高等优点,但其设有两种电热管,其结构复杂、成本、耗电量仍较高:同时在初始阶段,瞬间加热桶中的热量大部分被预热桶中冷水所吸收,很难达到即开即用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瞬间加热、持续供应热水、节省电能及热源效果好的电热水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加热胆、预热胆、设置于加热胆内的电热管、进水管及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胆底部容设于所述预热胆内,而其顶部自预热胆顶端伸出,该进水管及出水管的出水嘴设于预热胆的底部,位于所述预热胆内部的加热胆侧壁上设有若干导流孔,该加热胆顶部还固设有一筒状隔离罩,且该隔离罩的顶部开口高于所有导流孔。
进一步来说,该隔离罩的顶部开口直径小于其底部开口直径。
进一步来说,该加热胆底面及顶面分别设有一感测加热胆内部温度的传感器。
在所述电热水器,其具体来说,该电热水器包括两个预热胆,所述预热胆为并排排列设置,预热胆之间设有若干导流管,该加热胆部分容设于其中一个预热胆内,该进水管设于所述容设部分加热胆的预热胆的底部,该出水管的出水嘴设于另一预热胆的底部。
或者,该电热水器包括两个预热胆,所述预热胆为上下排列设置,预热胆之间设有若干导流管,该加热胆穿设于所述两个预热胆内,该进水管及出水管的出水嘴设于下层预热胆的底部。
又或者,该电热水器包括三个预热胆,所述预热胆为并排设置,预热胆之间设有若干导流管,加热胆部分容设于中间一个预热胆内,该进水管设于所述容设部分快速加热胆的预热胆的底部,该出水管的出水嘴设于两侧其中一个预热胆的底部。
再者,该电热水器包括三个预热胆,所述预热胆为上中下排列,预热胆之间设有若干导流管,加热胆穿设于所述三个预热胆内,该进水管及出水管的出水嘴设于下层预热胆的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加热胆底部容设于所述预热胆内,而其顶部自预热胆顶端伸出,且出水管的进水嘴设在位于所述预热胆外部的加热胆侧壁上,因此电热管所发出的热量可瞬间聚集到加热胆的上端并使温度恒定,同时由于加热胆侧壁设有若干导流孔,当需预热时加热胆内的热水与预热胆中的冷水可形成循环式热交换,使预热胆中的冷水迅速升温,从而使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即开即用、持续供应热水、节省电能及热源效果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电热水器,包括加热胆1、预热胆2、设置于加热胆内的电热管3、进水管4及出水管5。加热胆1底部容设于所述预热胆2内,而其顶部自预热胆2顶端伸出,位于所述预热胆2内部的加热胆1侧壁上设有导流孔61、62,同时,该加热胆1顶部固设有一筒状隔离罩8,且该隔离罩8的顶部开口高于所述导流孔61、62,且顶部开口直径小于其底部开口直径,加热胆1底面及顶面分别设有可感测加热胆1内部温度的传感器71、72;
该出水管5的进水嘴51设在位于所述预热胆2外部的加热胆1侧壁上,出水管5的出水嘴52及进水管4设于预热胆2的底部。
如图2所示,该电热水器包括预热胆21、22,预热胆21、22并排设置,预热胆21、22之间设有导流管91、92,该加热胆1部分容设于预热胆21内,该进水管4设于预热胆21的底部,该出水管5的出水嘴52设于预热胆22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香玉,未经李香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66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用反光板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 下一篇:数字数显空气质量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