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宽频高折射率和低色散特性的人工电磁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6539.0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4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鹏;栾琳;寇超锋;余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0 | 分类号: | H01Q15/00;H01Q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宽频 折射率 色散 特性 人工 电磁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电磁材料,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宽频高折射率和低色散特性的人工电磁材料。
背景技术
人工电磁材料,俗称超材料,是一种能够对电磁波产生响应的新型人工合成材料,由基板和附着在基板上的人造微结构组成。由于人造微结构通常是由导电材料排布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图案的结构,因此能够对电磁波产生响应,从而使超材料整体体现出不同于基板的电磁特性,例如介电常数ε和磁导率μ不同,根据折射率公式可知,折射率n也不同。
现有的人工电磁材料,其人造微结构通常采用图3中所示的ELC结构,包括两个开口相对的开口环和连接两个开口环的连接线,其折射率特性如图4所示,由折射率特性曲线图可知:在5GHz~10GHz之间折射率数值较小,且变化比较剧烈即色散特性比较高。所以很难满足一些特殊场合对宽频高折射率和低色散特性的需求,比如半导体制造以及天线制造等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宽频高折射率和低色散特性的人工电磁材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宽频高折射率和低色散特性的人工电磁材料,包括至少一个人工电磁材料片层,每个人工电磁材料片层包括两块相对的基板和附着在所述两块基板之间的至少一个风车形人造微结构。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风车形人造微结构包括共交点的四个支路,任一所述支路的一端与所述交点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任一所述支路以所述交点为圆心依次顺时针旋转90度、180度和270度后分别与其他三个支路重合,任一所述支路上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设置有一端与所述支路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的至少一个线段。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相邻基板之间通过组装或者在相邻基板之间填充可连接二者的物质将两者粘合固定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相邻基板之间填充液态基板原料,其在固化后将相邻基板粘合固定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人造微结构通过蚀刻、电镀、钻刻或者光刻附着于所述基板上。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人造微结构通过电子刻或者离子刻附着于所述基板上。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由FR-4、陶瓷或者聚四氟乙烯制成。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由铁电材料、铁氧材料或者铁磁材料制成。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人造微结构由导电材料制成。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人造微结构由银、铜、ITO、石墨或者碳纳米管制成。
实施本发明的人工电磁材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这种结构的人工电磁材料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折射率且折射率变化比较平稳,即具有较好的宽频和低色散特性,可以满足特殊场合的需求,比如半导体制造以及天线制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人工电磁材料的一个片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由图1所示的人工电磁材料片层堆叠形成的人工电磁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人造微结构为ELC结构的每个人工电磁材料片层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人工电磁材料的折射率特性曲线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所示的一个人工电磁材料片层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一个风车形人造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所示的人工电磁材料的折射率特性曲线示意图;
图8和图9是人造微结构的可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宽频高折射率和低色散特性的人工电磁材料,包括一个人工电磁材料片层1,如图1所示,当然人工电磁材料也可以包括多于1个的人工电磁材料片层1,当人工电磁材料片层1有多个时,各个人工电磁材料片层1沿垂直于片层表面的方向叠加,并通过机械连接、焊接或粘合的方式组装成一体,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6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