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轴承座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6219.5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郁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郁祥林 |
主分类号: | F16C35/00 | 分类号: | F16C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座,尤其是一种改进的轴承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轴承座,一般都是由上座体和下座体组成,且上座体和下座体的中间形成,用来固定轴承的空腔,上座体和下座体通过螺栓等连接方式连接。但在轴承座组装时,经常会遗失螺栓等连接件,需要重新找寻能够配合的螺栓等连接件,非常浪费时间,也浪费材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界人士将上座体和下座体的连接方式改为嵌合连接。如中国专利号为ZL200520037351.6的轴承座,在下座体的侧壁向外延伸有二个凸块,上座体向下延伸有二悬臂,且悬臂上设有供凸块嵌入其中的嵌孔,通过这种方式,能将上、下座体稳固地结合在一起,不需要螺栓等零件。但是,这种嵌合连接的组装简单,拆下却很不容易,而且经常会拉坏悬臂和嵌孔,使用寿命很低,导致了更多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既不需要螺栓固定,避免螺栓遗落,又能够迅速组装和拆卸的改进的轴承座。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轴承座,包括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上座体、下座体上均开有固定轴承的固定槽;所述上座体下端的两侧均设有延伸板;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的两侧均设有插销式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含旋转手柄、卡固块和卡槽;所述旋转手柄设在上座体延伸板的外侧;所述卡固块设在上座体的延伸板的内侧;所述卡槽设在下座体的外侧,且卡槽与卡固块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下座体的顶面周边设有凹槽;所述上座体的底面周边设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凸块。
优选的,所述卡固块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改进的轴承座,不需要螺栓即可固定上座体和下座体,避免了螺栓遗落给轴承座的组装带来的诸多不便,节约了材料和组装的时间;而且,设有的插销式固定装置,能够迅速组装和拆卸轴承座,不仅有效地提高了上座体和下座体的稳固性,而且有效地减少了组装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轴承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l为本发明的改进的轴承座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改进的轴承座的分解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改进的轴承座拆卸后的立体图;
其中:1、上座体;2、下座体;3、固定槽;4、旋转手柄;5、卡固块;6、凸块;7、凹槽;8、卡槽;9、延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如附图1、2、3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轴承座,包括上座体1和下座体2;所述上座体1、下座体2上均开有固定轴承的固定槽3;所述上座体1下端的两侧均设有延伸板9;所述上座体1和下座体2的两侧均设有插销式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含旋转手柄4、卡固块5和卡槽8;所述旋转手柄4设在上座体1的延伸板9的外侧;所述卡固块5设在上座体1的延伸板9的内侧;所述卡槽8设在下座体2的外侧,且卡槽8与卡固块5相对应;所述下座体2的顶面周边设有凹槽7;所述上座体1的底面周边设有与凹槽7相对应的凸块6;所述卡固块5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组装时,将轴承放置在下座体2的固定槽3中,转动旋转手柄4,将卡固块5旋入卡槽8内;当需拆卸时,转动旋转手柄4,将卡固块5旋出卡槽8即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改进的轴承座,不需要螺栓即可固定上座体和下座体,避免了螺栓遗落给轴承座的组装带来的诸多不便,节约了材料和组装的时间;而且,设有的插销式固定装置,能够迅速组装和拆卸轴承座,不仅有效地提高了上座体和下座体的稳固性,而且有效地减少了组装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轴承座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郁祥林,未经郁祥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62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