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铸过程中防止烧焦的有效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6014.7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8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云捷 |
主分类号: | C25D1/00 | 分类号: | C25D1/00;C25D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32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铸 过程 防止 烧焦 有效 方法 | ||
1.一种电铸过程中防止“烧焦”的有效方法,其特征在于电铸过程中使用了辅助阴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铸过程中防止“烧焦”的有效方法,其特征在于辅助阴极由导电部分和沉积部分组成,导电部分露出电铸溶液外部,导电部分与沉积部分直接连通,导电部分设有阴极导线连接位置,沉积部分浸没于电铸溶液中,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在其表面析出,形成金属或金属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铸过程中防止“烧焦”的有效方法,其特征在于辅助阴极材料可以是不与电铸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任何一种金属或者金属合金材料;一般可以采用电铸的基础金属,或者选用最为廉价的钢材,或者选用金属钛等,导电部分和沉积部分可以是使用同种金属材料,也可以是不同材质的金属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铸过程中防止“烧焦”的有效方法,其特征在于辅助阴极可以在单层复合层电镀中使用,也可以在多层复合层电铸中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铸过程中防止“烧焦”的有效方法,其特征在于辅助阴极的形状和大小基本不受限制;只是考虑生产成本和实际效果,它的表面积大小可以与被镀工件“上砂”总面积基本相仿;如果辅助阴极面积太小,分流作用不强;如果辅助阴极面积太大,无效金属沉积过多,生产成本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铸过程中防止“烧焦”的有效方法,其特征在于辅助阴极在“上砂”之前,通过导线与整流电源负极连接,然后 “上砂”;“上砂”工序结束后,辅助阴极与整流电源的连接不断开,“卸砂”后,继续“固定”加厚,辅助阴极与整流电源负极连通的“固定”加厚时间大约为总“固定”加厚时间的10%~50%;尔后断开辅助阴极与整流电源的连接,工件继续进行“固定”加厚到金属或金属合金覆盖超硬材料微粒体积的90%以上,然后根据需要进行下一轮的“上砂”和“固定”加厚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铸过程中防止“烧焦”的有效方法,其特征在于辅助阴极的使用,最好在每一个电镀单槽中分别有一个辅助阴极或者多个辅助阴极联合使用,当然也可以在一台互相连通的电镀槽中公共使用一个辅助阴极,具体情况完全根据被镀工件的表面面积而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云捷,未经肖云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60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卸载装置和数据卸载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牙科扩大针快速消毒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