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的排气再循环和充量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4757.0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8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K-J·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F02B2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桢;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排气 再循环 冷却系统 | ||
1.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该内燃发动机包括主冷却系统,该进气系统包括:
进气充量压缩机,其被构造成传送压缩进气充量通过进气充量管道到所述内燃发动机,该压缩进气充量包括环境空气和来自排气系统的排气;
压缩进气充量冷却器,其与所述进气充量管道流体连通并构造成接收、冷却和传送通过其的压缩进气充量;
辅助冷却系统,其独立于所述主冷却系统,该辅助冷却系统通过在其中具有冷却介质的冷却系统管道与所述压缩进气充量冷却器流体连通;
低温冷却器,其与所述冷却介质接连通并构造成通过所述辅助冷却系统的所述冷却系统管道接收所述冷却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还包括:
排气管道,其在所述内燃发动机的所述排气系统与所述进气充量压缩机的进口之间延伸,以向所述进口输送再循环的排气;和
排气冷却器,其与所述排气管道流体连通并构造成接收、冷却并传送通过其的再循环排气,其中所述辅助冷却系统通过所述冷却系统管道与所述排气冷却器流体连通,以从所述辅助冷却系统向所述排气冷却器和通过所述排气冷却器输送所述低温冷却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还包括:
排气再循环阀,其设置在所述排气管道中;和
控制器,其与所述内燃发动机和所述排气再循环阀信号通信,并构造成基于所述内燃发动机的运行工况改变输送到所述进气充量压缩机的排气的体积量。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还包括:
控制器,其与所述内燃发动机和冷却剂泵信号通信,并构造成调节冷却剂泵以改变通过所述辅助冷却系统的所述低温冷却介质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其中所述冷却剂泵的流量基于所述进气充量管道内的所述压缩进气充量的温度而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3的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还包括:
排气冷却介质管道支路,其在所述冷却系统管道与所述排气冷却器的冷却剂进口之间延伸;和
阀构件,其设置成与所述辅助冷却系统流体连通并构造成调节到所述排气冷却器的冷却介质的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阀构件信号通信并构造成改变通过所述排气冷却器的低温冷却介质的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3的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还包括:
阀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冷却系统管道和所述进气充量冷却器的冷却剂进口之间,并构造成调节到所述进气充量冷却器的冷却介质的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阀构件信号通信,并构造成改变通过所述进气充量冷却器的低温冷却介质的流量。
10.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该内燃发动机包括主冷却系统,该进气系统包括:
进气充量压缩机,其构造成输送压缩进气充量通过进气充量管道到所述内燃发动机,该压缩进气充量包括环境空气和来自排气系统的排气;
排气管道,其构造成接收来自所述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并将所述排气输送到所述进气充量压缩机的进口;
排气再循环阀,其设置在所述排气管道中并构造成调节到所述进气充量压缩机的进口的排气流量;
排气冷却器,与所述排气管道流体连通并构造成接收、冷却和传送通过其的排气;
进气充量冷却器,与所述进气充量管道流体连通并构造成接收、冷却和传送通过其的压缩进气充量;
辅助冷却系统,其独立于所述主冷却系统,通过冷却系统管道与所述进气充量冷却器和所述排气冷却器流体连通;
低温冷却器,其与所述低温冷却介质连通并构造成接收通过所述辅助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47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苦瓜杏仁饼干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传动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