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端带滑块横置板簧前独立悬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4477.X | 申请日: | 2011-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6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守银 |
主分类号: | B60G3/20 | 分类号: | B60G3/20;B60G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端 带滑块横置板簧前 独立 悬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前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道路的改善、顾客对乘坐平顺性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多是乘用车使用的前独立悬架逐步在轴荷较轻的商用车上使用;
但是由于现有的独立悬架机构单侧只有一个弹性元件,弹性元件都使用螺旋弹簧或扭杆弹簧,这些机构结构复杂、重量大、占用空间大,加工成本高,维修也比较难,同时货车等商用车空满载轴荷相差很大,因此现有的独立悬架机构的承载能力和成本一直使其不能在前轴荷较大的商用车上使用;
板簧悬架制造容易、维修方便、性能可靠,几乎在所有商用车上使用都使用板簧。但其平顺性很差,同时,使用板簧悬架时前桥要使用工字梁这样笨重部件;
前轴荷较大的商用车,施加到弹性元件的作用力也很大,同时空满载轴荷相差很大,如果悬架单侧使用单一弹性元件,要满足空载时的平顺性,满载时承载能力就减弱;同样保证满载时承载能力时,空载的平顺性就较差。因此,无论现有独立悬架和板簧悬架都不能同时满足商用车的承载能力和平顺性等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独立悬架的承载能力,在前轴荷较大的商用车上使用独立悬架,改善和提高商用车的平顺性,并在空满载前轴荷相差很大的二种状态下使车辆平顺性变化不大。同时要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占用空间小,使用和维护方便。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改进方法如下:
所述的两端带滑块横置板簧前独立悬架机构,主要包括副车架、前减振器、左右转向节、球销、左右下摆臂、左右板端滑块、上板簧,下板簧、U形螺栓、板间垫块、板簧固定板、稳定杆、稳定杆连接杆、下摆臂衬套等;
将前独立悬架的螺旋弹簧或扭杆等弹性元件改成上下两片板簧,并横置内藏在副车架的横梁中,用U形螺栓、中心螺栓和板间垫块将两片板簧固定在板簧固定板上,将板簧放入副车架的横梁中后,再分别用10个螺栓将板簧固定板固定到副车架横梁下;
改进下摆臂的结构,并在下摆臂上增加板端滑块。板端滑块上与板簧贴合面均采用圆柱面,减小板端滑块和板簧的磨损和运动干涉,同时,便于安装和拆卸。板端滑块上有一矩形方框,方框外侧顶部是一个中心线在下的圆柱面,方框内侧的上面和下面分别为中心线在上的圆柱面和中心线在下的圆柱面,也就是说,在板端滑块上有上中下三个圆柱面;
两片板簧中部固定于副车架横梁中,下板簧两端插入板端滑块的方框中,上板簧两端在板端滑块方框的正上方。当车轮受到冲击上下运动时,横置下板簧两端随板端滑块上下运动,并在板端滑块方框内的下圆柱面上左右滑动。当车辆满载或受到冲击时,上板簧的两端和下板簧的两端分别与板端滑块方框的顶部圆柱面和下圆柱面贴合后随之上下运动,并在板端滑块的圆柱面上左右滑动;
该结构解决了现有商用车前悬架一侧单一弹性元件,空载和满载时的平顺性相差过大的问题。也解决了以往独立悬架负载能力小的问题,满足大轴荷商用车的需求,同时由于两片板簧都内藏与副车架横梁中,占用空间相对以往的独立悬架和板簧悬架都小。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和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较大的承载范围,不仅可使用于1.5吨以下的小型车,也可满足1.5以上吨大轴荷货车和客车等商用车商用车的需求,而现有前独立悬架基本上仅可满足1.5吨以下小前轴荷车辆的需求;
2、所述独立悬架机构将独立悬架、板簧悬架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用横置板簧替代传统的笨重而加工复杂的工字梁等部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巨大实用价值;
3、相比现有大轴荷商用车,等效均值降低5~12 dB, 平顺性好;
4、所述的前独立悬架空载和满载时的弹性元件的刚度分别和空载和满载的前轴荷对应,车辆空载和满载时的平顺性相差较小,空满载平顺性均好;
5、使用所述的悬架机构,左右前轮各自独立运动互不影响,减少车身的倾斜和振动,在不平的路面上获得很好的地面附着力,具有良好乘坐舒适性及货物的隔振性能;
6、所述独立悬架机构相对现有麦弗逊独立悬架,具有下限位作用;
7、所述独立悬架的弹性元件内藏在副车架的横梁中,结构紧凑,占用空间最小;
8、所述独立悬架使用的弹性元件结构简单、工艺成熟、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
9、所述独立悬架整体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和修理,维修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左右对称;
图2为本发明结构满载时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守银,未经刘守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44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体积空心混凝土隧道衬砌结构
- 下一篇:机械密码锁的锁芯拨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