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绿色高效多功能腐植酸大豆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4235.0 | 申请日: | 201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高进华;周丽;李元峰;陈大印;解学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G3/00;C05G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绿色 高效 多功能 腐植酸 大豆 专用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混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绿色高效多功能腐植酸大豆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既是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需肥较多,吸收的氮磷钾比水稻、玉米要高得多,据研究,每生产100千克大豆约吸收氮7~9.5千克,磷1.3~2.0千克,钾2.~3.7千克,还有镁1千克,硫0.67千克,钼0.308克及一定数量的微量元素。由于大豆是通过吸收土壤、肥料中所含的氮素和根瘤菌的共生固氮来满足需要的,所以在施用化学氮肥时要注意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若化肥氮施用量过多时,根瘤数减少,固氮率降低,会增加大豆生产成本。磷具有促进大豆根瘤发育的作用,能达到“以磷增氮”的效果,在大豆生育初期,磷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根系生长,在开花前,磷可以促进茎叶分枝等营养体的生长。钾能促进大豆幼苗生长,使茎秆坚强抗倒伏。除此之外,微量元素锌、铁、硼、镁、钼等的作用也不可忽视,适量微量元素可以促进大豆植株生长,增加大豆产量,提高大豆的品质。
目前,发展绿色食品已成为当前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发展绿色食品需要有无公害肥料配合。腐植酸是一种含有较多酸性基团的有机大分子化合物,具有胶体性状,而且化学活性生物活性较强,在大量元素氮、磷、钾中添加腐植酸,利用腐植酸的化合、吸附、螯合等化学活性,可提高化肥利用率。大量研究证明,腐植酸能够最大限度的激活作物内部生理生化代谢机能、促使各类元素积极地参与各类营养代谢活动,具有改良土壤、增加肥效、调节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绿色环保等六大功效,因此,腐植酸在肥料上的应用可以克服大量施用无机肥料给土壤、作物及环境带来的污染,能够为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为我国发展腐植酸型绿色环保多功能肥料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新的思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以腐殖酸为核心研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绿色高效多功能腐植酸大豆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原料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尿素 100-300份,
磷酸一铵 350-500份,
氯化钾 100-300份,
腐殖酸 40-100份,
EDTA螯合锌 6-15份,
EDTA螯合铁 6-15份,
EDTA螯合硼 6-15份,
硫酸镁 6-15份,
钼酸铵 5-10份,
添加剂 40-80份;
尿素为小颗粒尿素,其中氮含量为46.2%,为质量百分比,粒径为0.85mm-2.80mm;
磷酸一铵呈普通粉状,其中五氧化二磷的含量为44%,氮含量为11%,为质量百分比;
氯化钾呈白色粉末状,氧化钾的含量为62%,为质量百分比;
腐殖酸分子量为2000-5000,呈粉末状,氮含量为1%-6%,为质量百分比;
EDTA螯合锌为白色粉末,锌含量为15%,为质量百分比;
EDTA螯合铁为土黄色粉末,铁含量为13%,为质量百分比;
EDTA螯合硼为白色粉末,硼含量10%,为质量百分比;
硫酸镁中的镁、硫含量分别为12.5%、13.5%,为质量百分比;
钼酸铵中钼含量为54%,为质量百分比;
添加剂为滑石粉、磷膏、钙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优选为钙粉;
上述原料除小颗粒尿素外,其他原料粒径均不大于1mm。
本发明新型绿色高效多功能腐植酸大豆专用肥,进一步优选原料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尿素 110-250份,
磷酸一铵 400-500份,
氯化钾 150-250份,
腐殖酸 60-80份,
EDTA螯合锌 8-10份,
EDTA螯合铁 8-10份,
EDTA螯合硼 8-10份,
硫酸镁 8-10份,
钼酸铵 5-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4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