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燃烧切割棒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4213.4 | 申请日: | 201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0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侯书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书京 |
主分类号: | B23K28/00 | 分类号: | B23K28/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燃烧 切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棒,具体涉及到一种用金属制作的切割棒,加入氧气即可连续燃烧,其可用于金属切割或加热。
技术背景:
现有技术中的热切割的方法有氧化切割和溶化切割两种。氧化切割是金属在高纯度氧中燃烧形成流动性好的氧化物,同时借氧束流将金属氧化物吹离基材形成缺口。如乙炔切割,这种切割方式成本低,但缺点是火焰燃点低,只适于切割碳钢。且乙炔气既不安全,也不环保,属易燃易爆气体。溶化切割则是利用热源使被切割材料局部熔化,靠束流将熔化金属吹离基材形成缺口,如激光切割和等离子切割。但激光切割只适宜切割金属簿板,且设备昂贵。等离子切割的切割束流可以是惰性气体或空气,其优点是安全,可切割中厚的金属板,但等离子切割的设备较笨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金属燃烧切割棒,其熔点可高达3600℃,可切割厚金属板和非金属材料,且设备轻便、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使用安全。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燃烧切割棒,包括薄壁空心金属外管,管内设若干根金属毛细管和若干根实心金属棒。
所述金属毛细管和所述实心金属棒在薄壁空心金属外管内间隔对称均匀排列,所述金属毛细管直径等于或小于实心金属棒的直径,所述薄壁空心金属外管的直径为6-12mm,管壁厚度为0.3-1.5mm。
所述实心金属棒和金属毛细管有效材料截面积的总与薄壁空心金属外管截面内面积之比为0.6~0.8。
所述实心金属棒、金属毛细管和薄壁空心金属外管采用铁合金、锌合金或镍合金材料制作。
金属燃烧切割棒工作原理:从金属燃烧棒一端通进一定压力的氧气。氧气在燃烧棒内实心金属棒间隙和金属毛细管中均匀的流过。遇明火先将金属毛细管点燃。金属毛细管在氧气中燃烧引燃实心金属棒。使整个金属燃烧棒持续燃烧。
将燃烧的金属燃烧棒移至要切割的金属面,此时满足了金属切割所需的条件,金属切割过程开始,随着金属燃烧棒的不断燃烧,不断地对被切割金属切割直至金属燃烧棒燃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切割过程只需氧气和金属燃烧切割棒,无需其他燃烧介质。
熔点高达3600℃,可切割厚金属板和非金属材料。
切割操作即可在陆地也可在水中进行。
且设备轻便、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 例一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 例二主视图;
图4为图3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毛细管,2、实心金属棒,3、薄壁空心金属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利用某些金属在氧气中燃烧,并同时释放大量热的化学现象,制作成一种新型的燃烧耗材金属燃烧切割棒。
这种金属燃烧切割棒的结构在金属切割过程中必须满足以下三条件:
1) 该金属棒在纯氧气中很容易被引燃。
2) 能不断释放足够的热,迅速将被切割金属面达到金属燃点。
3) 能持续的供氧,使被切割金属不断的燃烧,同时流动氧不断带走金属燃烧后产生的熔渣。
金属燃烧切割棒的结构实例:
图1、2所示为实施例一结构,包括薄壁空心金属外管3,在薄壁空心金属外管3内设在三根金属毛细管1和三根实心金属棒2。金属毛细管和实心金属棒在薄壁空心金属管内间隔对称均匀排列,金属毛细管直径小于实心金属棒的直径。薄壁空心金属外管的管壁厚度为0.3mm,直径为6mm。实心金属棒和金属毛细管有效材料截面积的总和与薄壁空心金属外管截面内面积之比约为0.7。
图3、4所示为实施例二结构,包括薄壁空心金属外管3,在薄壁空心金属外管3内设有三根金属毛细管1和四根实心金属棒2。金属毛细管和实心金属棒在薄壁空心金属管内间隔对称均匀排列,金属毛细管直径等于实心金属棒的直径。薄壁空心金属外管的管壁厚度为1mm,直径为12mm。实心金属棒和金属毛细管有效材料截面积的总和与薄壁空心金属外管截面内面积之比为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书京,未经侯书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4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喷绘沙画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板条去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