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中药制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34112.7 申请日: 2011-10-28
公开(公告)号: CN102357190A 公开(公告)日: 2012-02-22
发明(设计)人: 陈岳兵;李新德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8968 分类号: A61K36/8968;A61P13/08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张法高;赵杭丽
地址: 310027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前列腺 增生 中药 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伴有下尿路梗阻症状的中药制剂,适合于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症。

背景技术

前列腺增生症系前列腺基质和(/或)腺体增生的特殊病理改变,导致良性前列腺增大,及膀胱出口梗阻,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1984年Berry等总结了5组来自不同国家尸检报告,发现组织学前列腺增生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40岁以后其发生率比较明显,40-49岁年龄组约为20%,50-59岁年龄组约为40%,60-69岁年龄组约为70%,70-79岁约为80%,80岁以上年龄组约为90%以上。大约有50%组织学前列腺增生的男性有中~重度下尿路症状。1997年Homma等调查研究表明,在组织学前列腺增生患者中,中~重度下尿路症状的发生率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40-49岁年龄组约为18%,50-59岁年龄组约为29%,60-69岁年龄组约为40%,70-79岁约为56%.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亚洲人较美州人更易于长生中~重度下尿路症状。

迄今为止,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于表皮和间质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凋亡的平衡性破坏引起。组织病理学证实,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特点是在尿道周围的前列腺组织内表皮与间质细胞的增殖。总的说来,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因素包括雌雄激素、生长因子、神经递质、环境和遗传导致间质-表皮细胞增殖,最终导致良性前列腺增生。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如果不予治疗,可出现很多并发症,比如急性尿潴留、肾功能不全、尿路感染、肉眼血尿、膀胱功能失代偿等。    

目前治疗现状:一、对于轻度下尿路症状,以及中度以上下尿路症状同事生活质量尚未受到明显影响的患者,可采取观察等待治疗措施。二、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主要包括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以及中药和植物制剂,缓解了患者下尿路症状,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及并发症发生。三、但当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下尿路症状已明显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的患者,均考虑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中医药及植物制剂在缓解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下尿路症状方面获得一定临床疗效,在国内外取得了广泛临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中药制剂, 其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北沙参10-15,石莲子9-12,赤茯苓10-15,赤芍10-15,炙甘草3-6,生地黄10-20,车前子5-10,麦门冬10-15,毛柴胡3-10, 地骨皮6-15,炙黄芪10-15。

本发明制备的药物为下列之一的剂型:口服液、胶囊、片剂、丸剂或散剂。

上述制剂组中,北沙参含生物碱、淀粉、多糖、多种香豆素类成分,微量挥发油等成分;炙黄芪含有多种黄芪皂甙、黄酮、 黄芪多糖,以及氨基酸、亚油酸、生物碱、胆碱等复杂的化学成分,蜜炙部分增加了黄芪的抗氧化效能;炙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北沙参、炙黄芪、炙甘草补益元气,而清虚火作用。地骨皮含甜菜碱、桂皮酸、蜂花酸、亚油酸、亚麻酸、卅一酸、β-谷甾醇、柳杉酚、枸杞酰胺、维生素B1、苦柯胺A、东莨菪内酯等成分;赤芍含芍药甙、芍药内酯甙、羟基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生地黄主要含甾醇类(如β-谷甾醇、少量豆甾醇、菜油固醇等多种甾醇类;20多种苷类,以环烯醚萜苷类为主,如梓醇、二氢梓醇、地黄素、桃叶珊瑚苷、胡萝卜苷、密力特苷),多糖类成分(如水苏糖、棉子糖、葡萄糖、蔗糖、果糖、甘露三糖、毛蕊花糖、半乳糖、1,2-基-半乳糖苷),还含甘露醇、维生素A、生物碱、氨基酸等成分。地骨皮、生地黄、赤芍,清肝肾火而凉血作用。柴胡含柴胡皂苷(saikosapoins a、 b、 c、 d 四种),甾醇,挥发油(柴胡醇、丁香酚等),脂肪酸(油酸、亚麻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和多糖等,还含黄酮、多元醇、香豆素和微量元素等成份。柴胡泄肝胆火作用。麦门冬含麦冬皂甙A、B、B’、C、C’、D、D、、麦冬酮A、B、甲基麦冬黄酮A、B、二氢麦冬黄酮A、B。麦门冬清心肺火作用。赤茯苓含含β-茯苓聚糖约占干重93%和三萜类化合物乙酰茯苓酸、茯苓酸、3β-羟基羊毛甾三烯酸,此外,尚含树胶、甲壳质、蛋白质、脂肪、甾醇、卵磷脂、葡萄糖、腺嘌呤、组氨酸、胆碱、β-茯苓聚糖分解酶、脂肪酶、蛋白酶;车前子含有车前子酸、琥珀酸、腺嘌呤、胆碱等、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及车前子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41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