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4097.6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3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程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3/12;A61K35/5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0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肾小球 肾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简称为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以致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目前临床使用的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成药分为两大类:一为单体成分如冬虫夏草菌丝制剂;另一类为中药复方如复方肾炎片等等。前一类主要对肾脏局部损伤起保护作用,无法针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治疗;后一类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有一定作用,但慢性肾脏病肾脏局部的病理改变多为活动性病变与静止性病变并存,活动性病变得不到控制,临床表现虽为慢性过程,而肾脏本身的病变将进行性进展直至发展到尿毒症。上述中成药在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虚血瘀证方面没有很好的效果,从而其临床使用具有一定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虚血瘀证且副作用少、临床应用安全性好的药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组成几个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
山萸肉10~15g;菟丝子10~15g;金樱子9~12g;熟地10~15g;仙灵脾10~12g;黄芪15~30g;炒山药15~30g;醋鳖甲15~30g;王不留行10~15g;姜黄12~18g;赤芍9~12g;丹参15~30 g。
优选的配方为:
山萸肉15g;菟丝子15g;金樱子12g;熟地10g;仙灵脾10g;黄芪15g;炒山药15g;醋鳖甲15g;王不留行15g;姜黄12g;赤芍12g;丹参15g。
制备方法为:
本发明药物采用常规中药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1) 将上述处方药物按上述重量配比净选,炮制,备用;
2) 将山茱萸、山药粉碎成细粉;其余十味处方药物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9-11倍量水,第二次加7-9倍量水,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65摄氏度时相对密度为1.32-1.38稠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匀。
3) 按照剂型进行加工。
本发明的理论依据如下:
(一)药理:
颜面及下肢浮肿、蛋白尿和血尿等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症状表现,多归属于祖国医学的 “水肿”、“尿血”、“尿浊”、“虚损”等范畴,与肺、脾、肾、膀胱、三焦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但病本在肾。
患者或因禀赋不足,或劳倦伤肾,或外邪犯肾,或误治损肾,肾精亏耗,肾气内伐,终致肾气不足,不能化气行水,水液停聚,泛溢肌肤,遂成水肿。“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气不足,失于封藏,精气下注,导致蛋白尿发生。下元空虚,封藏失职,固摄无能,血失统摄而溢于脉外,渗入水道乃成尿血,同时由于精微下泄,尿血与蛋白尿并见。离经之血即为瘀血,加上肾气不足,激发、推动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动力减弱,血行不畅形成瘀血;慢性肾炎的病理特征为增殖性、硬化性、肾间质纤维化等改变,与中医“痰”、“瘀”互结致病特点相似,故肾气不足、瘀血阻于肾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机。因此,益肾化瘀为治疗慢性肾炎的主要治法之一。
(二)组方依据及方解:
方中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脱,“壮元气,秘精”,“功专助阳固阴”,菟丝子补肾固精,共为君药。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金樱子补肾固精,仙灵脾温肾壮阳,以助君药益肾之力;丹参、赤芍、姜黄活血化瘀,以散体内凝滞之血,共为臣药。黄芪、白术册、山药健脾益气以滋养先天,王不留行活血通经、鳖甲软坚散结,共助君臣补肾活血之效为佐药。诸药相伍,以臻补肾活血之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组方合理,配伍简单;谨守病机,用药简练,配伍精妙。本发明建立在拓展对慢性肾病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将患者的整体辨证与肾脏局部的微观辨有机结合,把显微镜的微观改变作为中医望诊的延伸,以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作为整体辨证的依据,以慢性肾脏病肾脏局部基本的病理改变作为微观辨证的依据。
2、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可明显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经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为69.4%,总有效率为94.4%,且副作用少,临床应用安全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4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用于网版印刷机的焊膏供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