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板式光生物污水处理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33923.5 | 申请日: | 201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2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伊学农;张艳森;高秋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板 生物 污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与节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隔板式光生物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水污染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预测工业废水占总污水量的70%以上。而工业废水又以高浓度有机废水为主。高浓度有机废水对环境水体的污染程度大,而且处理难度较高,是国内外环保研究领域中的难题之一,它的净化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浓度有机废水一般是指由造纸、皮革及食品等行业排出的COD在2000mg/L以上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较少,而含有较高的大分子难降解的物质。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污染。
光催化技术具有降解无选择性的特点,被广泛用来降解难降解有机物,但是处理成本较高。生物法处理污水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成本低的特点,但是由于微生物的降解具有选择性,使得部分难生物降解的物质得不到处理而排入环境中,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的环境。将两种方法组合起来,可大大提高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板式光生物污水处理设备,它主要解决现有污水处理方法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它可改善污水处理效果,提高难降解的有机废水的处理效率,减少占地,降低处理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板式光生物污水处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中的光处理系统、生物系统;
所述光处理系统、生物系统通过隔板层隔开,光处理系统设置于生物系统的外部;
所述光处理系统包括单元光催化部件,单元光催化部件内放置紫外光光源,单元光催化部件内通有水流;
所述生物系统采用固定化生物技术;
所述设备设有入水口、出水口,在所述设备的底部或外壁设有曝气装置,用以使内外水流的持续交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层由不锈钢或具有反光性能的塑料构成,包括若干长隔板与短隔板,长、短隔板交替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曝气装置为旋转推流式的曝气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曝气装置安装角度呈4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处理系统所在区域为外部的光催化区,采用光催化填料。
其中,所述光催化填料为负载有二氧化钛的聚丙烯材质填料,在载体成型前加入二氧化钛,防止了光催化剂的流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生物系统所在区域为内部的生物区,采用生物填料。
其中,所述生物填料为大孔径的固定填料。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的隔板式光生物污水处理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在隔板光生物法反应器下,可以实现光催化氧化与生物处理的协同作用,改善污水的处理效果。
2、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工艺适宜与其它水处理工艺相结合,能够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3、本发明的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稳定,运行可靠,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或更高标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隔板式光生物污水处理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隔板式光生物污水处理设备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板式光生物污水处理设备,如图所示所述处理设备包括:设备壳体1、隔板2、外部的光处理系统、内部的生物系统。
设备壳体1可为不锈钢、混凝土等多种结构。
外部的光处理系统由筒状的单元光催化部件4组成,部件4由石英玻璃构成,以避免光能损失;筒的内部放置紫外光光源,紫外光光源与玻璃外罩之间通有水流,防止反应器内水温升高。所述处理设备的外部为光催化区,采用光催化填料5。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催化填料为负载有二氧化钛的聚丙烯材质填料,在载体成型前加入二氧化钛,防止了光催化剂的流矢。
隔板2由不透光的不锈钢或者塑料等构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容器的隔板2由不锈钢或具有反光性能的塑料组成,分为长隔板与短隔板两种,长、短隔板交替分布。
内部生物处理区,采用固定生物技术。所述处理设备的内部为固定化生物降解区,采用生物填料6。本实施例中,生物填料6为大孔径的固定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39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出纸机构、打印装置和终端设备
- 下一篇:便携式针式打印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