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9,9-二甲基-2-(N-联苯基)-氨基芴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3877.9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6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徐虹;王艳华;白雪峰;吕宏飞;李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211/61 | 分类号: | C07C211/61;C07C209/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金永焕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联苯 氨基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芴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已成为海内外非常热门的新型平板显示器产业。OLED显示器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有机电子学和光电信息领域的研究。
在各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芴具有较高的光热稳定性,在固态时,芴的绝对光致发光量子效率高达60-80%,带隙能大于2.90eV。因而成为一种常见的蓝光材料。芴单元可以通过在9位、2位以及7位碳上引入不同的基团来得到一系列衍生物,因而结构上又具有一定的可修饰性。芴结构的可修饰性,使得聚芴以及小分子芴类化合物成为一类很重要的发光材料,9,9-二甲基-2-(N-联苯基)-氨基芴是小分子芴类化合物中的一种。
目前9,9-二甲基-2-(N-联苯基)-氨基芴的合成方法是采用联苯胺和9,9-二甲基-2-溴芴反应得到,并且9,9-二甲基-2-(N-联苯基)-氨基芴的合成过程中均采用联苯胺过量的方式,会产生大量含联苯胺的废弃物,联苯胺是一种强致癌物,已经被许多国家禁用。该工艺对环境污染严重,对生产人员伤害很大。并且目前工艺中所采用的配体为三叔丁基膦,价格昂贵,且对空气敏感,不易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9,9-二甲基-2-(N-联苯基)-氨基芴合成中存在致癌物联苯胺及配体为三叔丁基膦价格昂贵,不易操作的问题,而提供一种9,9-二甲基-2-(N-联苯基)-氨基芴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一种9,9-二甲基-2-(N-联苯基)-氨基芴的合成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按重量份数比称取1~1.2份的4-溴联苯、0.9~1.1份的9,9-二甲基-2-氨基芴、0.1~0.3份的催化剂、0.4~0.6份的配体、10~20份的溶剂和1~2份的碱;二、将步骤一称取的4-溴联苯和9,9-二甲基-2-氨基芴放入反应容器内,然后加入步骤一称取的溶剂搅拌混合;三、向步骤二的反应容器中通入氮气;四、将步骤一称取的催化剂、配体和碱加入到步骤二中的反应容器内,搅拌均匀后,加热至70℃~110℃,并保持24h~48h,再降温至20℃~30℃,形成混合溶液;五、将步骤四得到的混合溶液,通过旋转蒸发得到固体产物,再将固体产物与混合溶剂按质量体积比为1g∶10~20mL搅拌混合后,得初提液;六、将步骤五得到的初提液,加热重结晶,将重结晶后的产物进行柱色谱分离,即得9,9-二甲基-2-(N-联苯基)-氨基芴;步骤一中所述的配体为1,1′-联萘-2,2′-双二苯膦;步骤一中的碱为叔丁醇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叔丁醇 钾或碳酸钾;步骤一中的催化剂为醋酸钯、四三苯基膦钯或氯化钯;步骤一中的溶剂为甲苯、DMSO、DMAC或二氧六环;步骤五所述的混合溶剂为苯和乙醇按体积比为1∶3混合后的混合溶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采用4-溴联苯替代联苯胺这种强致癌物作原料,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对人体没有伤害,生产过程更安全;(2)工艺中所采用的配体为1,1′-联萘-2,2′-双二苯膦,价格便宜,且在空气中稳定,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七得到的9,9-二甲基-2-(N-联苯基)-氨基芴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38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