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鸭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3728.2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0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根;谢中富;殷黎明;张志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中亚工贸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鸭 饲用微 生态 制剂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鸭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al agent)又称微生态调节剂(Microecological modulator)、益生素(Probiotic)等,是指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运用微生态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无害的活的正常微生物或正常微生物促生长物质经培养、发酵、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它具有防治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优化水体等多种功能,且无污染、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近几年,国内关于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与研究方面的报道已有很多,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许多技术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配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应用越来越广,各种类型的促生长剂和其他抗生素类添加剂应运而生。某些药物在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以及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确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带来产品质量安全的弊端。目前,微生态技术已日渐成熟。为解决养殖业中存在的上述弊端带来了希望。
目前,我国农产品普遍存在着药物残留量高、品质差等严重问题。在畜禽、水产等养殖过程中滥用抗生素药物,饲料生产中添加促生长剂、激素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行为虽然加快了动物的生长速度,但对品质却产生了负面影响。首先是破坏了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机体对病原微生物易感性的升高,抗生素的产生以及抗生素含量的蓄积,造成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这些现象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利用既不含有害物质、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又能促进养殖动物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微生态制剂,以生产出安全、健康的绿色食品成为本发明重要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养鸭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工艺。本发明不仅操作简单易于推广,而且使用效果优良。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养鸭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选择以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芽孢菌为主要成分的复合菌作为菌种(购于北京普仁生态技术有限公司);2)在反应器中加入400㎏清洁自来水,消毒60min后搅拌升温;3)取红糖10㎏、蛋白胨15㎏,温水化开后加入反应器,再消毒60 min后搅拌升温至30℃以上;4)用40℃温水将菌种化开后,加入反应器,在搅拌状态下,温度为35℃培养48h;5)边搅拌边加入菌种伴侣,静置15min即可装入塑料桶,即为饲用微生态制剂备用;6)一星期后,检查扩繁情况,扩繁良好即可使用。
所述的步骤4)中菌种的加入重量比为: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芽孢菌=1:1:1:1。
所述的步骤6)中扩繁情况是指菌种在有氧环境里,温度保持35℃的条件下进行繁殖和生长,菌群数量快速增长的过程;采用显微镜、血球计数板仪器,观察菌种活力及单位菌种数量;活力强,菌种数量≥1.0×106个/ml,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视为扩繁良好;两者缺一视为扩繁不好,可再进行一个星期的扩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充分考虑了菌种的生理物性、细胞结构、组成成份及其分泌产物的基础上,选取了各菌株间不存在互相排斥或拮抗作用,且具有互相协同作用的微生态复合菌。本发明不仅操作简单易于推广,而且使用效果优良;抗病力较强,施用效果均十分理想,累计减少化学药品使用量达6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本实施例三个试验组产蛋量比较图;
图3本实施例三个试验组平均蛋重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中亚工贸园有限公司,未经绍兴中亚工贸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37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