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器测试机的充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3218.5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8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艾立华;陈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益阳市银城专利事务所 43107 | 代理人: | 舒斌;夏宗福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测试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器的测试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容器测试机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铝电解电容器的生产工艺中,有一个重要步骤,即对铝电解电容器进行测试,测试中,对电容器必须充一定的电压(充电主要是对漏电流指标进行测试)。目前,电容器测试机的传统充电方式为间隔充电,即在电容器运动时,不充电,电容器不运动时,则充电。这样,要使产品特别时电容容量较大的产品达到测试要求的电压,就需要足够的时间充电,否则充电时间不够,测试出来的产品参数就不准确。如果通过降低测试速度或增加测试机的长度来增加充电时间,则测试效率降低或增加生产成本。另外,需要采用凸轮连杆机构实现对电容器引脚的夹持与分离,工作时,增加了机械负荷和机械噪音。同时,由于环形步进输送装置每次步进输送铝电解电容器的个数为一个,这样,在检测时,只能对一个电容器产品进行测试,每个电容器产品测试用时约为0.4秒~0.5秒,而现有检测仪对每个电容器产品的检测用时约为0.157秒。因此,现有的环形步进输送装置效率不高,大大的浪费了检测仪的本身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电容器连续充电的电容器测试机的充电装置。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电容器测试机的充电装置,它包括机台板,机台板上安装有电容器的环形步进输送装置,置于电容器两引脚之间的隔离板和置于隔离板两侧的正极导电板、负极导电板分别安装在机台板上,正极导电板、负极导电板上分别设有将电容器引脚压在隔离板上的弹性导电件,每个弹性导电件的导电接触工作距离大于对应两个相邻电容器引脚之间的间距,即每个弹性导电件与两个相邻电容器的引脚同时接触导电,在环形步进输送装置的带动下,电容器运动过程中其两引脚分别与正极导电板、负极导电板保持连接而连续充电。
本发明所述环形步进输送装置它包括安装在机台板上的导轨、可在导轨上运动的同步带,同步带上设有夹持电容器的输送夹;所述的环形步进输送装置至少与二条以上的上料道连接,环形步进输送装置每次步进输送电容器的个数与上料道的条数相同。
本发明为保证在电容器运动时接触良好,所述的弹性导电件压在电容器引脚的根部,即弹性导电件与电容器引脚的根部接触导电。所述电容器引脚的根部为距电容器胶塞的距离小于等于8㎜。
本发明为保护电容器和加速充电,正极导电板或负极导电板与弹性导电件之间连接有热敏电阻。
本发明所述的弹性导电件为导电弹簧。所述的导电弹簧为“L”形,两边的夹角ɑ为100°~150°。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结构简单,缩短了充电时间(特别是对大容量的电容器),确保了测量的准确性,提高了测试效率,且设置的热敏电阻PTC起保护产品和加速充电作用,同时大大简化了充电装置的机械机构,减少了机械负荷和机械噪音,也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导电弹簧7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可知,采用自动测试时,一般是先将铝电解电容器9由上料道送入环形步进输送装置排队,其充电方式为间隔充电。在环形步进输送装置步进时,即电容器9运动时,凸轮连杆机构12带动正极导电板5、负极导电板8上的充电弹片11张开,不对电容器9进行充电。在环形步进输送装置停止时,电容器9不运动,凸轮连杆机构12带动正极导电板5、负极导电板8上的充电弹片11将电容器9的两引脚夹持对电容器9进行充电。
这样,要使产品特别时电容容量较大的产品达到测试要求的电压,就需要足够的时间充电,否则充电时间不够,测试出来的产品参数就不准确。如果通过降低测试速度或增加测试机的长度来增加充电时间,则测试效率降低或增加生产成本。另外,需要采用凸轮连杆机构12实现对电容器9引脚的夹持与分离,工作时,增加了机械负荷和机械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32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即时通信工具触发远程操作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精密配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