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智能体同步问题的优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2533.6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3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喜;蔡云泽;文传博;许晓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同步 问题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多智能体同步问题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系统参数设置:根据系统情况,给定智能体个数N,系统区域大小L,移动速度v0,影响半径R以及噪音幅值η;
2)选定角度限定值θR,即优化参数;
3)初始条件:N个自治的个体以相同的速率在L×L的平面上移动,在初始时刻,每个个体的横纵坐标都服从[0,L]均匀分布,且每个个体的方向都服从[0,2π)的均匀分布,记此时智能体i的位置为xi(0),角度为θi(0);
4)初步确定角度:在t时刻,以智能体i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圆内的智能体都是其邻居,计算其邻居包括自己的方向的平均值即
其中Δθi∈[-η,η]为白噪音,为单位方向向量,Γi(t+1)为t+1时刻个体i的邻居集合;
5)角度的最终确定:计算与θi(t)的角度差距,如果该角度差距小于限定值θR,则如果该角度差距大于限定值θR,则智能体i只能旋转到该限定值;
6)智能体位置更新:每一个智能体沿着θi(t+1)的方向移动v0的位移,即
7)循环执行步骤4-6,直到系统中每一个智能体的方向的改变量的绝对值之和小于给定阈值ε,即系统的方向几乎都不再改变,并计算系统的平均动量
用以衡量系统的同步程度;
8)多次重复执行步骤3-7,并对多次结果取平均值,可以得到θR对应的同步程度;
9)改变不同的θR值,重复步骤2-8,可以得到不同的θR所对应的同步程度,进而可以得到该初始噪音设置下的最优θR,使得系统得到最佳的同步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智能体同步问题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θR的取值范围是0<θR≤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25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控器的支撑装置及其温控器
- 下一篇:一种早春高档毛尖茶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