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注射用左卡尼汀药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2196.0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9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严洁;黄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汉康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31/205;A61K47/12;A61P9/00;A61P19/08;A61P21/00;A61P9/06;A61P3/06;A61P9/02;A61P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03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用左卡尼汀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中的药品,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定的供注射用的左卡尼汀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简称肾衰)是指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或累及肾脏的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肾功能减退,及其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综合征。一项对1997年到2003年收治的97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东南亚、欧美地区,慢性肾衰首要原因都是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多数是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仅有少数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绝大多数慢性肾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起病即属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呈多样性,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与此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病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在我国,1999年全国透析移植登记报告的数据显示当年新增加的透析患者占透析患者总数的41.7%,这充分反映出了我国肾衰发病率的上升趋势[2]。
对于慢性肾衰的患者来说,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但是,维持性透析不能完全纠正尿毒症的代谢紊乱和彻底清除体内蓄积的毒性物质,因为透析患者血浆游离左卡尼汀水平会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透析两年以上的患者均会出现左卡尼汀缺乏症。左卡尼汀缺乏会影响线粒体对游离脂肪酸的氧化,导致能量代谢障碍,同时,由于乙酰辅酶A在线粒体积聚,可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其临床表现为低血压、肌痉挛、心肌病、心律失常以及透析耐受性降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的存活率,故补充左卡尼汀极为重要。
通用名:左卡尼汀;
化学名: (R)-3-羧基-2-羟基-N,N,N-三甲基-1-丙胺氢氧化物,内盐;
理化性质:本品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或乙醚中几乎不溶;在甲酸中易溶;
结构式:
分子式:C7H15NO3;
分子量:161.20;
药理类型:左卡尼汀是哺乳动物能量代谢中需要的体内天然物质。
作用机制:左卡尼汀(L-carnitine即左旋肉碱),是一种水溶性季胺化合物,能将长链脂肪酸转运至线粒体进行β-氧化,产生三磷酸腺苷(ATP),另外还有刺激肝内酮体生成、参与调节线粒体内乙酰辅酶A/辅酶A的比率、酰化解毒的作用。
适应症:
适用于慢性肾衰长期血透病人因继发性肉碱缺乏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状,临床表现如心肌病、骨骼肌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以及低血压和透析中肌痉挛等。
用法用量:
每次血透后推荐起始剂量是10~20mg/kg,溶于5-10ml注射用水中,2-3分钟1次静脉推注,血浆左卡尼汀波谷浓度低于正常(40~50μmol/L)立即开始治疗,在治疗第3或第4周时调整剂量(如在血透后5mg/kg)。
左卡尼汀片于1985年在美国上市,1992年美国FDA批准左卡尼汀注射液上市。我国食品药品管理监督局于1999年批准意大利sigma-tau公司进口左卡尼汀注射液,商品名:可益能(5ml:1g)。
申请号为CN200510070627.5 的发明涉及一种注射用左卡尼汀及其制备方法,该注射剂的配方组成为左卡尼汀1000g或500g;甘露醇1400g或700g;1mol/L盐酸溶液适量;注射用水加至10000ml或加至5000ml;工艺方法为:1.称取甘露醇置配料罐中,加注射用水搅拌溶解;2.往配料罐中加入左卡尼汀,搅拌使左卡尼汀完全溶解,加入活性炭,搅拌吸附,脱炭,取样,测pH值,用1mol/L的盐酸溶液调pH值为6.0~6.5,加注射用水,测含量,确定装量;3.用0.15μm微孔滤膜精滤,检测溶液澄明度合格后分装;4.冷冻干燥:-45℃~-40℃预冻3~5小时,-10℃升华7~8小时,10℃升华6~7小时,最后50℃再干燥5小时;5.压塞、扎盖、包装、全检、入库。该专利已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汉康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汉康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2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