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老花眼的眼药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2095.3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0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强 |
主分类号: | A61K33/30 | 分类号: | A61K33/30;A61P27/10;A61K31/045;A61K33/04;A61K3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2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老花眼 眼药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药水,特别是用于治疗老花眼的眼药水。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眼药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老花又叫老视眼,是老年人眼睛调节作用衰老的表现,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衰老的过程比如老年人的头发变白.皮肤松弛.肌肉萎缩.等。眼睛的调节作用也会衰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逐渐降低,睫状体的功能也逐渐减弱,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不能变凸,物象不能聚焦视网膜上,看远处物体很清楚,看书时要把书拿远一些,或者要求光线充足才能看清楚,这些情况就是老花。
老花眼的病因病理:老花眼是自然的生理老化现象,每人大约从40岁起会产生这种现象,由于水晶体逐渐硬化,弹性逐渐减低,失去它的柔软性,不能足够的鼓起,因此产生了调解不足,这样就在视近时感觉困难,通常老花是每个人避免不了的生理调节减弱过程,变随着年龄的增长程度逐渐加深。
老花眼的临床表现:老花眼初发时,常需将书报等目标移远或在强光下方能看清,以后目标物虽放远亦不能看清,如果勉强阅读或坐近距离工作就会出现眼痛字迹模糊,甚至头疼等视力疲劳症状。
目前市场上,眼药水的品种繁多。从性能上分,一种是医治眼睛 疲劳的,另一种是抗生素类消炎的。从临床上分,有医治青光眼、白内障等的,但尚缺乏治疗老花眼的眼药水或类似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的这种现状,根据本申请的发明人多年的临床经验开发出的一种治疗老花眼的眼药水,该眼药水还能够起到抗眼部疲劳、缓解眼部于涩等症状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老花眼的眼药水。其有效成分是由玄明粉、硼砂、芒硝、炉甘石和冰片按照如下重量份配比构成,其中玄明粉∶硼砂∶芒硝∶炉甘石∶冰片=1~2份∶1.6~3份∶1~2份∶1~3份∶1.6~4份。此外,还含有适量的水作为溶剂。其中,水选用注射用水或去。水的量为80~100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眼药水的方法,包括将上述各有效成分:玄明粉、硼砂、芒硝、炉甘石和冰片的原料研磨成粉状,得原料粉末;将上述原料粉末按照上述重量份称量好;将其中的玄明粉、硼砂和芒硝的粉末,混合,加入适量注射用水,加热、搅拌、溶解;炉甘石加入少量硼酸以溶解炉甘石,其中硼酸的浓度为0.1~1磨l/L,加入适量注射用水,而后加热、搅拌、溶解;冰片先用适量吐温混合后,加入适量注射用水,加热、搅拌、溶解;将上述原料溶解后的上清液混合,用稀硼酸调节pH值在6~8;加入注射用水至1000mL;加入氯化钠调节渗透压,使药水相当于0.8~1.2%wt的氯化钠浓度;精滤至澄明;用100℃的流通蒸汽灭菌,检测合格后,无菌灌装即得;上述加热的温度为低于80℃。
上述各有效成分可直接由各药房购得,且通常为医药用纯度级别。
以上各有效成分的功效如下:
(1)玄明粉(日华子本草):明目,退膈上虚热,消肿毒(证类本草),治一切热毒风(本草经疏)。其味辛,咸,沉而降,辛能散洁,咸能耎坚兼能润下,苦能下泄,故主之也。目为通热所侵,必亦肿作痛异常,硝性峻利,加以苦辛,寒之极,故能散热结,逐热血,目病既去。
(2)硼砂:口舌生疮,目赤翳障,能清热解毒,消肿防腐,为喉料及眼料,对多种革兰氏阳性阴性菌,浅部皮肤真菌及白色念珠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防腐作用,对皮肤及粘膜还有收敛的保护作用。实验证明能减轻机体氟负荷,调整体内微量元素平衡。
(3)芒硝:咸、苦寒、归胃。大肠经、泻下功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神农本草经),除寒热邪气。
(4)炉甘石:甘、平、归肝、胃经,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本草纲目),止血,消肿,生肌。明目去翳,退赤,收湿,除烂,有防腐、收敛消炎、止痒及保护创面的作用,病能抑制局部葡萄球菌的生长。
(5)冰片:入心、脾、肺经,辛苦微寒,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目赤口疮,能通诸窍,散郁火。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眼药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强,未经于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20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