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油管端部成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1845.5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3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丰奥凯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1/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1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油管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是一种高压油管端部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油管的钢管在两端缩管成型上主要采用内缩管成型后在进行内腔钻孔处理,如此加大了劳动力使用,效率低下,成本也较高。因此如何有效的将步骤简化,节约生产程序和人力成本、时间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油管端部成型模具,使钢管在头部成型后内腔的尺寸也可以达到工艺要求。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高压油管端部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在模具本体上表面设有钢管端部外形成型槽,所述钢管端部外形成型槽向下渐缩;在模具本体下部设有容纳空间,用于容纳钢管端部内形成型模芯;所述容纳空间与钢管端部外形成型槽连通,使所述钢管端部内形成型模芯的尖部可以伸入钢管端部外形成型槽。
所述钢管端部内形成型模芯自上至下依次为尖部、圆柱部、连接部,所述容纳空间包括一个竖直圆柱空间,所述圆柱空间与钢管端部内形成型模芯的圆柱部形成间隙配合。
本发明的优点是:高压油管端部成型的同时保证内腔尺寸要求,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效率高,安全可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高压油管端部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4,在模具本体4上表面设有钢管端部外形成型槽2,所述钢管端部外形成型槽2向下渐缩。在模具本体4下部设有容纳空间5,用于容纳钢管端部内形成型模芯3。所述容纳空间5与钢管端部外形成型槽2连通,使所述钢管端部内形成型模芯3的尖部3-1可以伸入钢管端部外形成型槽2。
所述钢管端部内形成型模芯3自上至下依次为尖部3-1、圆柱部3-2、连接部3-3。所述容纳空间5包括一个竖直圆柱空间,所述圆柱空间与钢管端部内形成型模芯3的圆柱部3-2形成间隙配合。
工作时,所述模具本体4通过M6螺栓1固定在送料座上,可以有效防止松动。高压油管的钢管端部插入所述钢管端部外形成型槽2进行缩管成型。端部内形成型模芯3通过连接部3-3与动力装置连接,同时从下方进入模具本体4的容纳空间5,钢管端部内形成型模芯3的尖部3-1穿透钢管,在间隙配合下保证同心度,精度高,满足工艺要求。如此,通过钢管端部外形成型槽2和钢管端部内形成型模芯3的配合一次性完成了钢管端部缩管成型所需形状。
本发明可以同时处理钢管内外壁端部成型,减少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模具装卸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丰奥凯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丰奥凯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18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测试装置
- 下一篇:颗粒物、气体同步复合采样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