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随钻复合多点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1743.3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7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先;付纪浩;雷华才;李云志;王天勤;叶德斌;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22 | 分类号: | E21B47/022;E21B47/00;E21B31/18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82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复合 多点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随钻测试仪器技术领域,是一种无线随钻复合多点仪器。
背景技术
电子多点是石油钻井中应用广泛的连续测量井眼井斜、方位的电子仪器,是掌握和控制井眼轨迹的重要工具;以往采用无线随钻仪器单点测量,在对井下进行定向或复合钻进时,必须单独下钻测量一趟多点,由于多一趟起下钻多一趟风险,既浪费时间,又延长了钻井周期;影响钻井的提速、提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随钻复合多点仪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无线随钻仪器单点测量时,延长钻井周期,影响钻井的提速、提效和增加风险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无线随钻复合多点仪器,包括无磁钻铤、钻铤接头、无线随钻仪器、多点探管、多点仪器仓、托盘缓冲器和投捞自浮载体;无磁钻铤的下端外侧与钻铤接头上端内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无磁钻铤和钻铤接头内固定安装有无线随钻仪器,无线随钻仪器的上端固定有无线随钻打捞矛;托盘缓冲器的下部内侧呈上窄下宽的锥台形,托盘缓冲器的下部座在无线随钻打捞矛上,在托盘缓冲器外缘圆周分布有至少两个轴向通孔;托盘缓冲器、多点仪器仓和投捞自浮载体在无磁钻铤内由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多点仪器仓内固定安装有多点探管。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托盘缓冲器与多点仪器仓之间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至少一根加重加长杆。
上述投捞自浮载体可包括打捞器和浮力仓;打捞器的上端通过螺纹由下至上依次固定安装有至少两根的浮力仓,在打捞器的下部内侧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打捞勾爪,在多点仪器仓的上端固定有多点仪器仓打捞矛,多点仪器仓打捞矛的上端卡装在打捞勾爪内。
上述钻铤接头的下端内侧可有环形的内凸台,无线随钻仪器的下部固定安装在钻铤接头内并坐于内凸台上。
上述钻铤接头的下端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螺杆,在螺杆的下端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钻头。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无线随钻仪器自带多点仪器进行下钻测量;测量后通过打捞器和浮力仓通过投捞、自浮的方式浮到井口;相对无线随钻仪器单点测量节约了起下钻的过程,提高了钻井的效率,降低了钻井的风险,同时缩短了钻井周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下部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中部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上部的主视缩小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Ⅰ向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5为附图3中Ⅱ向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无磁钻铤,2为无线随钻仪器,3为钻头,4为螺杆,5为多点探管,6为多点仪器仓,7为托盘缓冲器,8为无线随钻打捞矛,9为加重加长杆,10为打捞器,11为浮力仓,12为打捞勾爪,13为多点仪器仓打捞矛,14为钻铤接头,15为内凸台,16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2、3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1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证件识别系统
- 下一篇:一种从龙柏中提取璎珞柏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