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及其传热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1498.6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5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西田茂;金田一纯;志村泰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多摩川精密电机(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H02K3/2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4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及其 传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及其传热结构,特别是可以改善小型伺服电机、直流无刷电机、同步电机、小型感应电动机等旋转电机放热冷却性能的旋转电机及其传热结构。
背景技术
小型伺服电机、直流无刷电机、同步电机、小型感应电动机等旋转电机,以前都是将另外绕线的齿部件插入电枢铁芯的轭部件,通过使两者合体形成电枢,或将轭部件功能和齿部件功能一体化的电枢铁芯缠绕绕组线后形成的电枢插入通过铝成形和铝压模成形等成形的定子,或通过使用绝缘树脂一体成形该电枢,从而成形为定子。
但是,由于定子部件的材质只限于热传递度低的树脂,放出电枢内部的绕组线产生的热量是有限的。如果不将电枢内部产生的热量有效传递到安装法兰部件等的机壳部件,再有效从旋转电机排除,电枢就会因过热而烧毁,旋转电机的寿命也会缩短。从各运用领域的观点看,旋转电机的小型轻量化需求正不断增加,旋转电机的小型轻量化与其冷却放热技术的确立和提高密切相关。
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文件1提出1种新技术,为了面对电枢铁板部件的层积方向与电枢铁芯的侧面接触,成形定子内部的多处埋设了金属棒,使成形定子和负荷末端托架的对向部件露出金属棒的端部,与负荷末端托架的对向部件直接接触,通过这样的结构,有效冷却电枢,并由此有效冷却电机整体。
但是,为了简化制造工序并降低成本,要求电机的冷却效果达到或超过以前的水平。因此,旋转电机的小型轻量化变得更加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鉴于原有技术的优劣,进一步简化制造工序并降低成本,放热冷却效果达到原有技术同等以上的旋转电机及其传热结构。
技术方案:申请本专利的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将集热部件均匀配置在轭部件全周的单一传热结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就是说,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专利申请中要求权利的发明如下所述。
旋转电机的特征:拥有电枢铁芯的轭部件和齿部件分割成形的分割铁芯,其轭部件安装了热传递性材料构成的传热结构,使用密封材料将其周围密封后形成定子结构,传热结构由可与额部件端面紧贴的环状基部和从可与额部件外圈紧贴的环状基部延长安装的板部件一体成形而成。
前述传热结构的板部件成形为梳子一样的齿状。
前述传热结构的材料为金属或树脂。
前述传热结构的环状基部成形为可与法兰部件紧贴。
电机拥有电枢铁芯的轭部件和齿部件分割成形的分割铁芯,传热结构可以安装在轭部件,该传热结构由热传递性材料构成,并由可与额部端面紧贴的环状基部和从可与额部外圈紧贴的环状基部延长安装的板部件一体成形而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及其传热结构如上所述,与原有技术比较,可以进一步简化制造工序并降低成本。而且,其放热冷却效果与原有技术相比,在其同等以上,冷却效果充分。这对旋转电机的小型轻量化也是有很大贡献的。
简言之,通过本发明。可以在保持电绝缘性的状态下,将电枢内产生的热量有效传递至电机的安装法兰部件并排出电机外,构成放热特性优异的电枢。由此还可以抑制电枢绕组线等的温度上升、防止电枢因过热而烧毁、防止寿命因热降解而缩短。通过本发明,还可以对旋转电机的小型轻量化产生很大贡献。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旋转电机主要结构的断面图。
图2表示本发明旋转电机主要结构的斜视图。
图3表示表示本发明旋转电机主要结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4表示图2中表示本发明旋转电机主要结构的正面图。
图5表示图2中表示本发明旋转电机主要结构的右侧面图。
图6表示图2中表示本发明旋转电机主要结构的平面图。
图7表示图2中表示本发明旋转电机主要结构的背面图。
符号的说明
6.转子。
11.轭部件。
12.齿部件。
13.绕组线。
14.传热结构。
21.定子。
22.安装法兰部件。
23.绝缘材料。
31.额部件。
34.传热结构。
34A.环状基部。
34P.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多摩川精密电机(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多摩川精密电机(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14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酪酸梭菌的固态发酵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盒筒式记录展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