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1035.X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8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青山修司;丹羽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B25F5/00 | 分类号: | B25F5/00;B23D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机,该切割机具有壳体、把手、电池组件与切割刀具,壳体用于收装马达,把手从该壳体向上突出而形成,由电池组件对马达进行驱动从而使切割刀具产生动作。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切割机,该切割机具有用于对马达等供电的电池组件。在该切割机上,收装马达的壳体的后端与把手连接,使电池组件通过相对于把手的后端部滑动而安装在该后端部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173712号
然而,采用上述的切割机,由于必须要将电池组件安装在把手中,因而把手的形状要适合电池组件而形成得较大,这会使得把手用起来不方便,不能随意地使用,使用性能较差。另外,在将电池组件安装到把手的后端部中,特别是使电池组件从上向下滑动而进行安装时,要保持使电池组件相对于把手稳定地进行滑动这样的状态是不容易的,难以将电池组件安装在把手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性能较佳且电池组件的安装较容易的切割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1技术方案:一种切割机,其包括壳体、把手、电池组件与切割刀具,壳体用于收装马达,把手从该壳体向上突出而形成,由电池组件对马达进行驱动从而使切割刀具产生动作。在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把手的后方位置设置有插入部,该插入部向上开口,所述电池组件由上方插入安装在该插入部中。
第2技术方案:在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切割机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壳体相连且与所述把手部连接成一体。
第3技术方案: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切割机的基础上,所述插入部在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把手的下侧,在将所述电池组件插入安装在所述插入部中的状态下,所述电池组件的上表面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把手的上表面的下侧。
第4技术方案:在第1~第3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割机的基础上,在所述插入部的下端设有开口部,该开口部使所述插入部的内部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
发明的效果
采用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切割机,由于用于插入安装电池组件的插入部形成在壳体的把手部后方位置,不必为适合于电池组件而使把手的形状形成的较大,从而使得线锯的使用性较佳。另外,通过将电池组件从上方插入插入部中,从而能够使电池组件保持稳定的状态相对于插入部滑动,能够容易地将电池组件安装在线锯上。
采用第2技术方案,插入部连接在壳体与把手上从而提高了刚性。并且,将电池组件插入安装在插入部中,则,与电池组件的刚性相结合,插入部的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采用第3技术方案,即使是切割机落下的时候把手部朝向下方,也不会出现电池组件的上表面比把手的上表面先碰到底面等的情况。因而,使得电池组件在切割机掉落时不易受到冲击。
采用第4技术方案,进入插入部内部的粉尘和雨水等能够从排出口排出到壳体的外部。从而能够防止粉尘与雨水等堆积在插入部的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涉及的线锯的侧视图;
图2为该线锯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图3为将电池组件插入安装在插入部中的线锯的俯视图;
图4为将电池组件从插入部拔出的线锯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线锯;10壳体;20刀片;40把手;50插入部;51开口部;52排出口;60电池组件;B 1插入部的底部;M马达;Y壳体的上下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4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线锯1具有壳体10、刀片20、基座30、把手40、插入部50。另外,线锯1为本发明的切割机的一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10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