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排放废气中有害超微粉尘分离收集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9639.0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1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晶;何锋;王兴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6/54 | 分类号: | B01D46/54;B01D46/4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排放 废气 有害 粉尘 分离 收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工业排放废气中有害超微粉尘分离收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工业排放出的含尘烟气通过管道进入气压平衡塔中,通过气压平衡塔处理后得到压力稳定的含尘烟气,然后将稳定的含尘烟气通入到螺旋状冷凝管进行降温处理,将降温处理后的含尘烟气输送到装有无机膜管的分离塔体中,使含尘烟气中的粉尘被无机膜管截留下来,该粉尘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沉降到分离塔体的卸灰口,吸附在无机膜管管壁上的粉尘在瞬时高压反吹气体的作用下脱离而沉降,经过被无机膜管除尘后尾气再通过玻璃滤膜进行进一步的除尘后排放到大气中。
2.一种工业排放废气中有害超微粉尘分离收集的装置,包括分离塔体(1),其特征在于:分离塔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上体椭圆封头(2)和下体椭圆封头(3),上体椭圆封头(2)和下体椭圆封头(3)上分别设置有烟气入口(4)和卸灰口(5),分离塔体(1)上烟气入口(4)的另一端与螺旋状冷凝管(14)相连接,螺旋状冷凝管(14)的另一端与气压平衡塔(13)塔上部的出气口相连接,气压平衡塔(13)的形状为沙漏形,气压平衡塔(13)与工业烟气管(21)相连接并且工业烟气管(21)延伸到气压平衡塔(13)塔底部,在分离塔体(1)与上体椭圆封头(2)和下体椭圆封头(3)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板(6),在两个支撑板(6)之间安装有无机膜套管(7),无机膜套管(7)内设置有无机膜管(12),分离塔体(1)上设置有反吹气体入口(9)和清洁气体出口(10),反吹气体入口(9)的另一端与能清理无机膜管(7)上灰尘的反吹盘管(11)相连接,清洁气体出口(10)的另一端与玻璃滤膜(1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排放废气中有害超微粉尘分离收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无机膜套管(7)内设置有180根~220根无机膜管(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排放废气中有害超微粉尘分离收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气压平衡塔(13)上设置有降压阀门(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排放废气中有害超微粉尘分离收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玻璃滤膜(16)的另一端与转子流量计(17)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排放废气中有害超微粉尘分离收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分离塔体(1)上设置有U型压差计(18)、压力表(19)和支撑架(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排放废气中有害超微粉尘分离收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支撑板(6)之间安装有方便无机膜套管(7)进行装配的拉杆(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96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水池灯
- 下一篇:一种LED曲面导光节能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