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动式可变阻尼减振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9373.X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6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高静;袁代华;邓金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翻鑫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F16F9/44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式 可变 阻尼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器。
背景技术
汽车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对悬架减振器特性的要求因路面、载荷、车速和汽车运动状态等具体行驶工况不同现不同。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是车辆两个重要的性能指标,悬架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性,而被动悬架在协调车辆的这两个性能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随着对车辆性能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被动悬架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车辆的要求。悬架系统可为分被动悬架系统、主动悬架、半主动悬架,悬架系统一般包括弹性元件(如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等)、减振器装置和导向机构三部分。半主动悬架的结构形式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但其基本原理均是相同的,悬架系统中的弹簧除减少来自地面的振动还要承受负载质量,从而改变弹簧的刚度比较困难,因此半主动悬架结构形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减振器阻尼的改变和调节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对减振器的压缩尼和拉伸阻尼进行有效的调节,满足各种振动工况变化场合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手动式可变阻尼减振器,包括活塞杆、工作缸、活塞组件、底阀组件、导向座组件、保护盖组件、油封、储油缸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储油缸组件底部增加阻尼调节机构;所述活塞组件设置油液只能从下腔流到上腔的单向阀系结构,并在工作缸和储油缸之间增加一回油管,在所述导向座上开设有油液回油孔。
所述回油孔油液从工作缸内流经回油管再流回储油腔的回油孔。
所述阻尼调节机构通过过旋调节旋钮改变油液经回油管流回储油腔的节流孔的大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一、对原有的复原阀系及压缩阀系进行进行特殊设计而成,在减振器的使用过程中,可靠人工工预对该减振器的阻尼力进行适时调节;
二、本发明通过改变减振器油液流过的节流口的有效面种,从而达到改变减振器的阻尼力的目的,其结构简单、成本也比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手动式可变阻尼减振器,包括活塞杆、工作缸、活塞组件、底阀组件、导向座组件、保护盖组件、油封、储油缸组件,所述储油缸组件底部增加阻尼调节机构;所述活塞组件设置油液只能从下腔流到上腔的单向阀系结构,并在工作缸和储油缸之间增加一回油管,在所述导向座上开设有油液回油孔。
实施例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当减振器处于被位伸状态时,活塞杆相对工作缸向上运动,此时,工作缸上腔容积减小,油压逐渐升高,由于该活塞组件是单向的,油液不能从上腔经活塞组件流向下腔。油液只能从上腔经导向座上的回油孔经回油管2然后再经过调节阀5处的节流孔流回储油腔。随着活塞杆的上移,下腔中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储油腔与下腔之间的压差也迅速增加,这就迫使储油腔内的油流经底阀座上的通孔推开底阀组件上的补偿阀3,油流从储油腔内流入下腔。在同样的活塞杆速度下,可靠改变调节阀处的节流口大小得到减振器在复原中同一速度下的不同工作阻力。
当减振器处于被压缩状态时,活塞相对于工作缸向下运动,此时工作缸下腔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油液经流通阀流到上腔。由于上腔被活塞杆占去一部分体积,上腔内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以减小的容积,故多余的油液按二种通路流回储油腔:一部分通过导向座的回油腔,另一部分油液推开底阀座组成的压缩阀,流回储油腔。在同样的活塞杆速度下,可靠改变调节阀处的节流口大小得到减振器在压缩行程中同一速度下的不同工作阻尼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翻鑫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翻鑫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93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