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煤用电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9074.6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2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应永华;姚志生;陈海斌;孙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长壁流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26 | 分类号: | E21D23/26;E21D2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3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煤 用电 系统 | ||
1.一种采煤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液压支架邻架、成组和自动动作控制的多组支架控制器(3)、防爆计算机(4)、稳压电源(1)、用于割煤时发送红外信号确定采煤机位置和方向的红外发送器(8)、用于检测红外信号的红外接收器(7)、用于检测液压支架立柱缸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6)、用于检测液压支架中推杆所处位置的行程传感器(5)以及用于对液压支架各立柱及千斤顶实现动作控制的电液控换向阀组(11),防爆计算机(4)与支架控制器(3)连接并用于收集实时数据并进行监控,所述的稳压电源(1)与支架控制器(3)连接并对其进行供电,红外接收器(7)、压力传感器(6)以及行程传感器(5)均连接到支架控制器(3)上,电液控换向阀组(11)连接在支架控制器(3)上,所述的红外接收器(7)、压力传感器(6)以及行程传感器(5)发送信号到支架控制器(3)内,并经支架控制器(3)处理和运算后发送控制信号到电液控换向阀组(11)上,在电液控换向阀组(11)上连接有多个用于控制液压支架各立柱和千斤顶动作的工作阀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压电源(1)与支架控制器(3)之间还连接有电源耦合器(2),所述的电源耦合器(2)用于支架控制器(3)之间电源及信号的隔离传输,将相邻两组支架控制器(3)完全电气隔离,为电源引入各支架控制器(3)提供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支架控制器(3)之间连接有隔离耦合器(10),所述的隔离耦合器(10)用于支架控制器(3)之间信号的隔离传输,使得支架控制器(3)即可以作为数据接收,又可以作为数据发送,实现双向数据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控制器(3)与电液控换向阀组(11)之间还连接有电磁阀驱动器(9),所述的电磁阀驱动器(9)自动识别支架控制器(3)发出的各种控制信号,控制驱动相应的电液控换向阀组(11)的开通或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采煤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阀组包括均与电液控换向阀组(11)相连接的推移单向阀(13)、回液单向阀(16)以及立柱液控单向阀(14),所述的立柱液控单向阀(14)用来闭锁液压支架的立柱或千斤顶工作腔的液压介质,使之保持一定的压力,所述的回液单向阀(16)用于液压支架主回液系统,使回流液体单向流动,所述的推移单向阀(13)用于液压支架中推移千斤顶单方向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采煤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液控换向阀组(11)上还连接有用于锁定液压支架相应的千斤顶的平衡液控双向锁(1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采煤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液控换向阀组(11)上还连接有用于对支架进液系统进行过滤的反冲洗过滤器(12),在反冲洗过滤器(12)上连接有用于液压系统开启或阻断液压介质流动的球形截止阀(2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采煤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液控换向阀组(11)上还连接有液控喷雾阀(17),在液控喷雾阀(17)上分别连接有用于喷洒水、达到除尘的喷嘴组件(18)和用于水过滤的管式过滤器(19),在管式过滤器(19)上连接有用于液压系统开启或阻断水流动的球形截止阀(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传感器(6)有效测量范围为0~60Mpa,工作时向支架控制器(3)输出0.5~4.5V模拟电压信号,所述的行程传感器(5)向支架控制器(3)输出0.5~4.5V模拟电压信号,所述的红外接收器(7)在确定采煤机位置并把该位置转换成0.5~4.5V模拟电压信号给支架控制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长壁流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长壁流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90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