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动物捕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8880.1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优八;松原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速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M23/00 | 分类号: | A01M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物 捕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捕获小动物的小动物捕获器,特别涉及用于捕鼠的捕获器。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捕获鼠、黄鼠狼等的小动物的捕获器,例如,已知有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结构。该小动物捕获器,在筒体1的中央内壁形成粘着面2,在筒体1的开放端,即在两个入口附近的内壁不形成粘着面。通常,因为小动物对于进入筒体内具有警惕性,所以如果在筒体入口附近有粘着面,就会使其警惕性增大从而捕获率下降。对此,如果根据上述的结构,在筒体1的两个入口附近的内壁上不形成粘着面,就能够解除对筒体1的警惕性,从而在粘着面2诱导小动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记号第30952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即使是上述那样的小动物捕获器,小动物,特别是鼠,因为后肢的力量比前肢的力量强,所以在前肢接触粘着面感觉到不舒服时,就使用没有粘着在粘着面上的后肢进行后退,最终就有将前肢从粘着面拉开,从小动物捕获器逃脱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可靠地捕获鼠等小动物的小动物捕获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第1小动物捕获器,是用于捕获鼠和黄鼠狼等小动物的捕获器,具备具有底面和从上述底面延伸的侧面并且形成了上述小动物侵入口的主体;在上述底面上,在与上述侵入口之间隔着非粘 着面而形成的第1粘着面;和在上述侧面上,在与上述非粘着面对应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的第2粘着面。
如果根据该小动物捕获器,形成在底面的第1粘着面,因为在与侵入口之间存在非粘着面,所以小动物被诱导向捕获器内部的第1粘着面。然后,在前肢粘着在第1粘着面上时,通常,小动物想要将前肢从第1粘着面拉开而使用后肢,边乱动边从捕获器内后退。在这里,因为在非粘着面的侧向,即在侧面中的对应非粘着面的部分上形成第2粘着面,所以小动物的后肢和身体粘着在第2粘着面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小动物从捕获器逃走。
上述小动物捕获器能够采用各种结构,例如,如上所述在小动物想要从捕获器内后退而乱动时,为了第2粘着面可靠地接触在小动物上,能够设为侧面相对底面可以摇动的结构。
另外,第2粘着面也能够设为形成在侧面、比第1粘着面更向侵入口侧延伸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第2小动物捕获器具备:主体,其为可以弯折成至少一端开口的筒状的片状的主体,具有底面与相对上述底面可以弯折地连接的侧面;第1粘着面,其在上述底面中,在与上述至少一端之间隔着非粘着面而形成;和第2粘着面,其在上述侧面中,与上述非粘着面对应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
如果根据该小动物捕获器,能够弯折主体而形成筒状。并且,形成为筒状的小动物捕获器,与上述的第1小动物捕获器同样,能够可靠地防止小动物从捕获器逃走。
发明的效果
如果根据本发明涉及的小动物捕获器,就能够可靠地捕获鼠等的小动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小动物捕获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图1的小动物捕获器折叠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小动物捕获器的展开图。
图4是表示将图1的小动物捕获器展开后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将图4的小动物捕获器的一部分折叠后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图1的小动物捕获器的组装途中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小动物捕获器的展开图。
图8是比较例1涉及的小动物捕获器的展开图。
图9是比较例2涉及的小动物捕获器的展开图。
图10是观察由图8的小动物捕获器引起的鼠后退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小动物捕获器的实施方式。另外,下面,作为小动物,以鼠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图中的一点划线表示折线。
如图1所示,小动物捕获器1是以主体2、在主体2的内壁形成的第1粘着面3与第2粘着面4为主要构成的小动物捕获器。
主体2由底面21、从底面21向上方延伸的侧面22a、22b和位于底面21上方的顶面23构成,并作为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开口的筒体而构成。并且,该开口的部分成为鼠的侵入口24。另外,主体2使用时如图1所示装配,但在销售时或保管时等不使用时,为如图2所示的弯折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速制药株式会社,未经安速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88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源设备和立体显示设备
- 下一篇:在视频会议编解码器和交互白板之间的接口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