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向硅钢中的氮含量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28503.8 | 申请日: | 2011-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9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和平;向睿;赵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铁研究总院 |
| 主分类号: | C21C5/52 | 分类号: | C21C5/52;C22C3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薛义丹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取向 硅钢 中的 含量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取向硅钢中的氮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
1)将纯铁原料和碳放入坩埚,并按取向硅钢中的各元素含量计算的合金原料配比,将配料按加料顺序放入真空料斗内;
2)加热炉料至熔化,对钢液进行精炼;
3)精炼后加入铝脱氧,随后加入金属硅或取向硅钢成份中的不易挥发的元素的合金进行合金化;
4)根据取向硅钢中的氮含量决定是否充氩气或氮气,当取向硅钢的氮含量要求≤0.005wt%时,氩气的充入压力≥3KPa;当要求取向硅钢的氮含量超过0.005wt%时,向炉内充入纯度≥99%的氮气,充氮压力与一个大气压的比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KN为氮溶解反应的平衡常数,f[N]为氮在钢水中的无量纲活度系数,[%N]为氮在钢中的溶解度,为取向硅钢中合金元素i对氮的相互作用系数,[i]为钢中合金元素的含量;
5)在保护气氛下,加入氮化硅铁调氮,并加入其它合金原料调整其符合目标含量;
6)等到钢水温度合适后,真空带电浇注钢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向硅钢中的氮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的熔化及精炼过程中,合炉抽真空至炉内压强<15Pa时,送电加热炉料,当炉料发红且大量喷溅火星时,关闭真空泵,待炉料熔清后,开启真空泵,真空度<20Pa,精炼10min-1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向硅钢中的氮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的合金化步骤中,待所加入的金属硅或取向硅钢成份中的不易挥发的元素的合金完全熔化后,重新启动真空系统,送电,抽真空2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向硅钢中的氮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加入其它合金原料进行合金化的时间为4-7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向硅钢中的氮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停电等待出钢前的合金化末期,进行调锰或调铝的合金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向硅钢中的氮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充入氩气或氮气的同时,加入氮化硅铁以控制取向硅钢中的窄成份范围的氮含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向硅钢中的氮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充氮后且在合金化的前期过程中加入氮化硅铁,以保证氮化硅铁能够在合金化期间完全熔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铁研究总院,未经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85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