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递线固定部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8207.8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7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大河原聪;佐藤淳;田中万平;八木原惇;松冈伸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迪思科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递 固定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传递线固定成跟随可动部的移动而弯曲着移动的传递线固定部件。
背景技术
对被加工物进行切削加工的切削装置具备保持被加工物的保持单元和对被加工物进行切削加工的加工单元作为可动部。并且,在保持单元连接有:传递用于吸附保持被加工物的吸引力的管;和传递由马达使保持单元移动或旋转的电源和信号的导线和线缆等。此外,在加工单元连接有:向使切削刀具旋转的马达供给电力和信号的导线和线缆;传递用于拍摄切削位置的照相机的驱动用电源的导线和线缆;和供切削液流通的管等。
在上述切削装置中,通过保持单元和加工单元的相对移动,加工单元所具备的切削刀具作用于保持在保持单元的被加工物来进行切削加工。由此,导线、管、线缆等各种传递线跟随着保持单元和加工单元的移动而移动。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各种传递线妨碍保持单元和加工单元之类的可动部的移动,传递线需要固定成跟随着保持单元和加工单元的移动而弯曲着移动。
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有如下结构的传递线固定部件:将各种传递线收纳在引导机构中,该引导机构例如如履带那样由铰链将多个框体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为能够弯曲,伴随该引导机构的弯曲着移动,传递线也弯曲着移动(参考专利文献1)。另外,具有可动部以伴有传递线的弯曲的方式移动的结构的加工装置并不限定为上述的切削装置,对于可动部以伴有传递线的弯曲的方式移动的切削装置以外的加工装置,也使用了同样的传递线固定部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33738号公报
然而,在使用现有的传递线固定部件固定传递线的情况下,当传递线在固定部件内移动时,存在着因传递线彼此摩擦、或传递线与固定部件的内壁面摩擦而发生由传递线产生尘埃、或者传递线破损的情况。因此,期望提供一种传递线固定部件,其既抑制了传递线产生尘埃和破损,又将传递线固定成跟随可动部的移动而弯曲着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递线固定部件,其既抑制了传递线产生尘埃和破损,又将传递线固定成跟随可动部的移动而弯曲着移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成目的,关于本发明涉及的传递线固定部件,其将至少由多条导线或管构成的传递线架设在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之间,在所述第二部位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位移动时,使所述传递线弯曲着移动以维持在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之间的架设,所述传递线固定部件具备:捆束件,所述捆束件将多条并排的所述传递线捆束起来形成传递线组;以及间隔件,所述间隔件夹着所述传递线组以抑制所述传递线组与相邻的其他传递线组或部件接触,所述间隔件在与所述传递线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所述传递线组与相邻的其他传递线组或部件接触的面形成为曲面。
关于本发明涉及的传递线固定部件,在上述发明中,所述传递线固定部件还具备限制部件,所述限制部件将夹着彼此不同的传递线组的所述间隔件彼此连接起来,以限制不同的传递线组彼此在所述间隔件延伸的方向偏移,所述限制部件具备以所述间隔件的延伸方向为旋转轴的转动部。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传递线固定部件,既能够抑制传递线产生尘埃和破损,又能够将传递线固定成跟随可动部的移动而弯曲着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传递线固定部件的切削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矩形区域A的放大图。
图3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传递线固定部件的结构的概要结构图。
图4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传递线固定部件的结构的概要结构图。
标号说明
6a:管;
6b:导线;
8a、8b:传递线组;
10:传递线固定部件;
13:捆束件;
14:间隔件;
15:限制部件;
15a、15b:杆状部件;
15c:转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传递线固定部件的结构。
[切削装置的结构]
首先,参考图1,对应用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传递线固定部件的切削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应用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传递线固定部件的加工装置并不限定于图1所述的切削装置,还能够应用于可动部以伴有传递线的弯曲的方式移动的切削装置以外的加工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迪思科,未经株式会社迪思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82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山使用的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用滑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