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量非极性有机污染物毒性的定量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8004.9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廖婷婷;王磊;贾建伟;贾入文;付小花;陈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2 | 分类号: | C12Q1/02;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量 极性 有机 污染物 毒性 定量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微量非极性有机污染物毒性的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含有非极性有机污染物的Vero细胞培养基;
2)采用步骤1)配制的培养基对Vero细胞进行受试;
3)受试后,除去培养基,在细胞培养皿中加入PI染液,于暗处室温下孵育;
4)将孵育后细胞培养皿中的PI染液吸出,测所吸出的PI染液的荧光度;通过计算PI摄入率来判断细胞膜的受损程度,进而判断非极性有机污染物的细胞毒性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非极性有机污染物毒性的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极性有机污染物选自2,4,6-三氯苯酚或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非极性有机污染物毒性的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极性有机污染物的浓度为0~50mg/L的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非极性有机污染物毒性的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的受试包括以下步骤:将Vero细胞以104~106个/mL的密度接种到培养皿中,加入步骤1)所述的培养基,培养18~2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非极性有机污染物毒性的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加入1~5mL浓度为10~100μg/mL的PI染液,每个培养皿中加入的PI染液量一致,于暗处室温下孵育10~2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非极性有机污染物毒性的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加入PI染液前,进一步包括用磷酸盐缓冲液冲洗细胞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非极性有机污染物毒性的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将PI染液分别加入96孔板中,100~200μL/孔,用酶标仪测其荧光度,其中:酶标仪激发波长为530nm,发射波长为62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非极性有机污染物毒性的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I摄入率计算公式如下:各浓度污染物受试细胞,PI摄入率即进入细胞的PI染液的比例;
PI摄入率=[(U0-U)/U0]×100%
无细胞空白时的PI的荧光值为U0,未进入细胞的剩余PI量的荧光值为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80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剖分式组合油封
- 下一篇:一种高合金钢大型环件细晶轧制成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