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调整轮毂间隙式后制动分泵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27971.3 | 申请日: | 201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 发明(设计)人: | 陶能玉;陆锐;罗亚军;许亮;王大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众发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F16D121/04;F16D125/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调整 轮毂 间隙 制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后制动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整轮毂间隙式后制动分泵总成。
背景技术
制动分泵是制动系统不可缺少的零件,它主要的作用是顶动刹车片,刹车片摩擦刹车鼓,使车速降低和静止。踩下刹车后总泵产生推力将液压油压倒制动分泵,在泵体活塞的压力下,刹车油管被挤出油管向各刹车分泵流去作制动功能。当松开刹车板时。刹车总泵里的出油口会关闭,进油口打开,使刹车油从各刹车分泵回流到刹车总泵内,回到原始状态。以往的制动分泵结构,其缸体大多是顶部直接开有进油口的结构设计,此种结构没有防尘装置,长期使用容易让灰尘和潮气进入缸体,造成活塞卡死和漏油等故障。因此设想提供一种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容易安装使用的汽车液压制动分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调整轮毂间隙的后制动分泵,包括有缸体,所述的缸体内开有油腔,油腔内安装有左活塞、右活塞,左活塞后端开有带内螺纹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螺纹联接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后端固定安装有调整棘轮,左活塞、右活塞外分别套装有皮圈,缸体外壁上开有与油腔相通的进油孔与放气孔;所述的缸体外壁铰接有与所述的调整棘轮相匹配的调隙爪,所述的左活塞的后端与缸体外壁之间连接有支撑簧,调隙爪外压置有弧形的压簧片,压簧片后端固定于缸体的外壁上。
所述的压簧片的后端通过螺钉固定于缸体的侧壁上,压簧片与所述的螺钉的螺帽之间设有锁紧片,锁紧片上开有与调整滑槽,螺钉可沿调整滑槽滑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结构简单、零件紧凑合理、体积小,同时容易安装,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附图,一种自动调整轮毂间隙的后制动分泵,包括有缸体1,缸体1内开有油腔,油腔内安装有左活塞2、右活塞,左活塞2后端开有带内螺纹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螺纹联接有调节螺钉10,调节螺钉10后端固定安装有调整棘轮9,左活塞2、右活塞外分别套装有皮圈3,缸体外壁上开有与油腔相通的进油孔5与放气孔4;缸体1外壁铰接有与所述的调整棘轮相匹配的调隙爪8,左活塞的后端与缸体外壁之间连接有支撑簧7,调隙爪外压置有弧形的压簧片6,压簧片6后端固定于缸体的外壁上,压簧片6的后端通过螺钉固定于缸体的侧壁上,压簧片6与螺钉的螺帽之间设有锁紧片11,锁紧片上开有与调整滑槽12,螺钉可沿调整滑槽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众发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众发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79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