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设备及其进行链路容量调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7540.7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2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郭延杰;乔强国;唐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孔凡红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设备 及其 进行 容量 调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设备及其进行链路容量调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制定的电信标准ITU-T G.707中定义了级联和虚级联的概念。通过把多个VC(Virtual Container,虚容器)组合起来,作为一个具有完整比特序列的单个容器来使用,通常将包含多个VC的单个容器称为VCG(Virtual Concatenation Group,虚级联组)。使用级联和虚级联技术可以对以太网带宽与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虚通道进行速率适配,实现传输带宽的灵活配置,使用虚级联技术尤其能够充分利用带宽。
ITU-T G.7042/Y1305标准定义了LCAS(Link Capacity Adjustment Scheme,链路容量调整机制)。LCAS提供了一种虚级联链路源端和宿端的适配功能,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求动态调整VCG中成员的个数,从而实现对带宽的实时管理。
通过虚级联技术和链路调整技术相结合,现有的SDH网络能够实现高效的数据业务传输,并随用户需求可动态的调整线路带宽。
在SDH网络中,网络设备上通常包括多个E1端口,多个E1端口按预定机制被划分到一个VCG,或划分到多个不同VCG,其中一个设备中属于同一VCG的E1端口,与对端设备中属于同一VCG的E1端口连接。两个不同的E1端口连接形成一路E1线路。E1是一种物理线路上的数据传输规范,一般用于电信级业务的传输中,E1线路为数据传输遵循该规范的物理线路。
由于网络系统的复杂性,由于设备测试或其它原因等,在网络设备中难免会出现同一VCG中有E1线路出现环路,并且E1线路上并没有告警。
根据现有机制,采用如下机制确定一个E1端口对应的E1线路是否为VCG有效成员:如果该E1端口发送的反映报文传输延时的参数MFI(MultiFrame Indicator,复帧指示符)与VCG中其它E1端口发送的MFI比较接近,那么LCAS的源端或宿端在协商时就有可能认为该E1端口对应的E1线路是有效成员,并且参与业务传输,而不会去检测该E1端口上是否存在环路。这样就有可能将存在环路的E1端口划分到VCG而参与业务传输,从而会导致业务中断,如果VCG中有多路E1线路出现环路,则业务就有可能出现环路。
如果不能妥善解决环回E1影响LCAS链路调整问题,将会影响业务传输,严重时还有可能使整个传输网络出现环路,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及其进行链路容量调整方法,能够彻底解决上述LCAS链路调整时受环路影响导致业务中断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进行链路容量调整方法,包括:
通过各端口发送环回检测报文,所述环回检测报文中携带发送所述环回检测报文的端口的端口号,及唯一标识所述网络设备的属性标识M;
收到携带属性标识M的环回检测报文时,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中,所述收到的环回检测报文中携带的端口号对应的端口N的线路状态为环路;
在需要进行链路容量调整机制LCAS协商时,选择线路状态不是环路的端口参与LCAS协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进行链路容量调整的网络设备,包括:
报文发送单元,用于通过各端口发送环回检测报文,所述环回检测报文中携带发送所述环回检测报文的端口的端口号,及唯一标识所述网络设备的属性标识M;
环回确定单元,用于收到携带属性标识M的环回检测报文时,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中,所述收到的环回检测报文中携带的端口号对应的端口N的线路状态为环路;
容量协商单元,用于在需要进行链路容量调整机制LCAS协商时,选择线路状态不是环路的端口参与LCAS协商。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网络设备及其进行链路容量调整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不影响原有LCAS协商机制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避免环回对LCAS功能的影响,使整个传输网络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进行链路容量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设备连接环路检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环回检测报文格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轮询发送环回检测报文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接收的环回检测报文处理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7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