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醋洗手液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27437.2 申请日: 2011-10-25
公开(公告)号: CN102366372A 公开(公告)日: 2012-03-07
发明(设计)人: 常厚春;马革;陈平;曾剑飞;秦飞;张开辉;陈燕芳;许浩达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8/97 分类号: A61K8/97;A61Q19/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0530 广东省广州***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洗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消毒用品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木醋洗手液。

背景技术

木醋液是木材干馏设备中导出的蒸汽气体混合物经冷凝分离后得到的具有熏臭味的赤褐色液体,是一种以乙酸为主,含有醇、酚、酮、醛及其衍生物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从17世纪开始木醋液就用于醋酸、甲醇、丙酮等化工原料的生产。由于木醋液具有杀虫、杀菌、消毒土壤、消除粪臭、防腐保鲜、促进植物和食用菌生长等作用,近年来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已经获得广泛应用。为评价木醋液的安全性,研究人员将木醋液经口灌胃途径实施于大鼠及小鼠,观察了大、小鼠的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结果发现,急性毒性试验1周内动物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和死亡发生,测得其最大耐受剂量为20g/kg,说明精制木醋液为实际无毒级物质;慢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木醋液对雌、雄大鼠体重、总食物利用率、血常规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器官重量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肝脏、肾脏、胃脏、肺脏、大肠、小肠和心脏均未见病理组织学改变。

木醋液作为抑菌剂的应用相对广泛,日本有许多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在传统农业生产中,日本农民普遍使用木醋液防治作物或果树最难对付的白粉病、锈壁虱等,效果明显。1957年日本国家研究会又进行过控制腐生菌的试管试验,确认木醋液对抑制腐生菌有效,木醋稀释液(酸度0.1%)杀菌效果与0.03%乌斯普龙(Usplun)溶液和0.08%西力生(Ceresan)溶液相同。研究发现,木醋液可以防治水稻立枯病、苹果腐烂病、西瓜枯萎病和黄瓜霜霉病。鲁京兰等对木醋液起抑菌作用的主要成分与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和自行提取的病蛙分离菌等普遍存在的细菌为试验对象,发现不同材质提取的木醋液原液均有较强的抑菌效果,但是柞木干馏液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烧条干馏液的,推测可能与烧条干馏液中几乎不含醛、酮类物质有关;木醋液原液的抑菌效果好于木醋液经柱层析而得的几种不同物质,因而可推测木醋液的抑菌效果是木醋液多种成分的综合效果。

最早出现的洗手液还只能被称为液体皂,它以皂基为洗涤剂,加入酒精、甘油、柠檬汁、羊毛脂衍生物等,产品可使皮肤清洁、消毒、柔软和芳香,以后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出了洗手液,其主要成分为新型温和表面活性剂、消毒杀菌剂及护肤滋润营养成分。酒精是使蛋白质变性,溶菌,阻碍代谢机能;苯酚类杀菌剂是通过破坏细胞膜,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环氧化物类物质与核酸成分发生反应;双酚类杀菌剂损坏细胞膜;季铵盐物质通过损伤细胞膜,使酶蛋白变性;甲醛类杀菌剂则是通过与酶蛋白及其它的活性基发生反应,对细胞膜产生作用。但这些化学品在杀灭细菌的同事,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产品正以它高效的杀菌效果和无刺激、无毒副作用,无环境污染而日益受到重视,在消毒方面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前景。国内外研究人员在研制过程中,先后发现了一些纯天然的植物提取液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物质。生物消毒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杀菌特异性强;②作用条件温和,速度较快;③不易产生耐药菌;④易溶于水;⑤对物品无腐蚀性;⑥无臭、无味、无色;⑦毒副作用低,对皮肤黏膜无刺激;⑧绿色环保,消毒后无残留危害;⑨不会燃烧,使用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性的木醋洗手液,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木醋洗手液,其成分按质量配比为:植物提取液1~10%,表面活性剂5~20%,增稠剂5~30%,水30~60%。

进一步地,木醋洗手液的成分按质量配比为:植物提取液5%,表面活性剂5%,增稠剂30%,水60%。

植物提取液是从木醋液中经过脱色脱味后提取出来的一种透明液体,而木醋液是木植物提取液是木材干馏设备中导出的蒸汽气体混合物经冷凝分离后得到的具有熏臭味的赤褐色液体,是一种以乙酸为主,含有醇、酚、酮、醛及其衍生物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该提取液具有杀虫、杀菌、消毒土壤、消除粪臭、防腐保鲜、促进植物和食用菌生长等作用。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被誉为“工业味精”,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它是一大类有机化合物,他们的性质极具特色,应用极为灵活、广泛,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表面活性剂增强了本发明消毒剂的水溶性,按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分类如下: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季铵化物等;3、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卵磷脂、氨基酸型、甜菜碱型等;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司盘)、聚山梨酯(吐温)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74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