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料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7374.0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4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兰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砂石 加工 系统 废水处理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尤其是一种天然料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料砂石加工系统通常布置在近码头位,取水便捷、经济,其废水处理有如下特点:
一、废水中悬浮物沉淀速度快,自然沉淀一天,即可达到排放标准;
二、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不需经回收处理。
目前,天然料砂石加工系统的废水处理工艺,主要有辐流沉淀池工艺、机械压滤工艺、尾矿库工艺、真空过滤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及大库容清淤工艺等,或者是上述几种工艺的组合,在各个系统中都取得了成功应用。然上述工艺应用在天然料系统中,未能针对性的进行处理,没有充分适应天然料系统废水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天然料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适应了天然料系统废水的特点,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经济可靠、运行简便,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然料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天然料砂石加工系统的废水汇总后经渠管输送至集水分配井,由集水分配井分配至废水沉淀池后进行自然沉淀;
2)步骤中经自然沉淀的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至废水沉淀池底部,达到排放标准的上清液通过与废水沉淀池连通的排水沟排至江河水中。
废水沉淀池即为天然砂石加工系统弃渣堆存场。
废水沉淀池为砌石结构或土石堆填碾压式结构。
废水沉淀池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池。
渠管、集水分配井、废水沉淀池和排水沟设置在河滩。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天然料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有益效果如下:
1、由于天然料砂石加工系统的废水经废水沉淀池自然沉淀后将达到排放标准的上清液由排水沟排至江河水中,经处理后的废水不回收利用直接排放,采用自然沉淀,节省了压滤机、澄清器等设备投入,及运行期耗电费用、运行期投药费用等。与传统平流辐流沉淀池自然沉淀工艺相比,节省废水处理后弃渣运输,将弃渣存于沉淀池底,不再采用任何方式输出(汽车、泵、或压成泥饼后运出);废水沉淀池即为弃渣堆存场,解决了天然料弃渣场地管理难度大,堆存条件恶劣的问题。不回收利用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节省回收工艺管道、沉淀池等的建安投入。
2、本工艺方法,提高废水处理效率、降低成本、运行简便、经济可靠。
3、采用废水沉淀池,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简单的砌石结构或土石堆填碾压式结构形式;沉淀池无机械负载,节省沉淀池的机械挖装设施结构,简单经济。
4、由于天然料系统少破碎,其废水中的细颗粒的沉淀速度快,废水经沉淀一天后即可达到排放标准。废水沉淀池的容量根据场地条件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池,总容量为两天废水的量,加存渣总量。两个以上分池可分期建设,一次投入资金少。废水处理连续,无干化时间;单位水池的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渠管、集水分配井、废水沉淀池和排水沟的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天然料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天然料砂石加工系统的废水汇总后经渠管1输送至集水分配井2,由集水分配井2分配至废水沉淀池3后进行自然沉淀;
2)步骤1)中经自然沉淀的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至废水沉淀池3底部,达到排放标准的上清液通过与废水沉淀池3连通的排水沟4排至江河水5中。
废水沉淀池3即为天然砂石加工系统弃渣堆存场。
废水沉淀池3为砌石结构或土石堆填碾压式结构。
废水沉淀池3为两个分池。
渠管1、集水分配井2、废水沉淀池3和排水沟4设置在河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73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砖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内胆外套式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