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芯胸腔穿刺针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7196.1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3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祥;张亚军;施展;仇爱民;卢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建祥 |
主分类号: | A61M25/06 | 分类号: | A61M2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24002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无芯胸腔穿刺针。
背景技术
老年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常见的急诊之一,气胸是一种严重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疾病,该病发病突然,多无明显诱因,病状严重者诊治不及时可导致患者呼吸、循环系统衰竭致人死亡。外伤也可以导致气胸、血胸,感染则容易引起脓胸,气胸会造成胸腔内积气,血胸和脓胸会造成胸腔积液。胸腔闭式引流技术一种治疗胸腔积气、积液的基本方法之一,治疗时,先在患处皮肤上切开一个小口,使用套管针插入到患者的胸腔内,现有的套管针设置有有针芯,配合引流管进行引流,引流管易滑脱,插入胸腔内引流管的长度不容易控制,引流管易打折,引流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滑脱、使用方便的无芯胸腔穿刺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无芯胸腔穿刺针,包括:引流管和与引流管相互配合的穿刺针,所述引流管的结构包括:管体、设置在管体一端的头部和引流孔、设置在管体内与引流孔相连通的引流通道、设置在管体内引流通道外侧的气囊通道以及设置在管体内与气囊通道相连通的气囊;所述穿刺针的结构包括:半圆针体和设置在半圆针体一端的针头,半圆针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引流管的管体相互配合的空腔。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半圆针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手。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管体内引流通道与气囊通道之间还设置有冲洗通道,冲洗通道的一端与引流孔相连通。
本发明的优点是:上述无芯胸腔穿刺针,应用于临床胸腔积气、积液的引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易滑脱,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基层医院的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芯胸腔穿刺针中引流管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无芯胸腔穿刺针中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头部,3、引流孔,4、引流通道,5、气囊通道,6、气囊,7、半圆针体,8、针头,9、空腔,10、把手,11、冲洗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如图1、图2、图3所示,无芯胸腔穿刺针,包括:引流管和与引流管相互配合的穿刺针,如图1所示,所述引流管的结构包括:管体1、设置在管体1一端的头部2和引流孔3、设置在管体1内与引流孔3相连通的引流通道4、设置在管体1内引流通道4外侧的气囊通道5以及设置在管体1内与气囊通道5相连通的气囊6;如图2、图3所示,所述穿刺针的结构包括:半圆针体7和设置在半圆针体7一端的针头8,半圆针体7内设置有与所述引流管的管体1相互配合的空腔9。
如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半圆针体7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手10。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管体1内引流通道4与气囊通道5之间还设置有冲洗通道11,冲洗通道11的一端与引流孔3相连通。
使用上述无芯胸腔穿刺针对胸腔积气、积液进行引流时,先在患处皮肤上切开一个小口,利用穿刺针插入到患者的胸腔内,拔出针体,引流管留置胸腔,通过气囊通道5对气囊6进行充气,气囊6充气后,可以很好地将引流管固定在胸腔内,固定牢靠,不易滑脱,并将切口部位堵塞,防止外界气体进入胸腔,同时减少皮下气肿发生,免除缝合固定,减少患者痛苦,胸腔内的气体或液体通过引流孔3进入到引流通道4进行有效引流,通过冲流通道11可以对引流通道4进行冲洗,保持清洁通畅。通过把手10可以很方便地将穿刺针穿入或拔出患者的体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建祥,未经宋建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71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