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第三轨平滑过渡膨胀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6909.2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1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涛;李相泉;陈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威(天津)电气化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30 | 分类号: | B60M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第三 平滑 过渡 膨胀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装置及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第三轨平滑过渡膨胀接头。
背景技术
第三轨,又称接触轨、导电轨。第三轨系统是地铁供电系统的重要部件,承载着为地铁机车输送电力的重任。目前应用的第三轨多为钢铝复合结构,既第三轨主体采用工业铝材,在工业铝材的表面附有一定厚度的不锈钢带。第三轨上通有电流,地铁机车的受流器集电靴与第三轨不锈钢带进行滑动接触,从而取得电流产生动力。该结构使第三轨具有导电率高、重量轻、耐磨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因存在环境温度变化及流经第三轨的电流发热原因,第三轨的长度将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需要在第三轨系统中安装膨胀接头,膨胀接头自身能够实现伸长和缩短,从而能够抵消第三轨长度的变化,防止因温度升高导致第三轨伸长或缩短对第三轨系统产生破坏,保护整个第三轨系统安全。
目前第三轨上应用的膨胀接头均具有类似的结构,既膨胀接头的主体材料为第三轨,通过把一段长度的第三轨沿着与轴线成一定角度的斜面进行切割,形成膨胀接头固定轨和膨胀接头移动轨,再用电连接装置将膨胀接头固定轨和膨胀接头移动轨连接起来,膨胀接头固定轨和膨胀接头移动轨之间留有缝隙,通过膨胀接头移动轨相对于膨胀接头固定轨的移动是线膨胀接头缝隙的增大或缩小,通过电连接装置可形成连续电流,从而形成膨胀接头。如中国专利ZL2004200885909.3、CN 101823446A、CN 101823448A均属于上述情况。上述膨胀接头在膨胀接头固定轨和膨胀接头移动轨之间必然形成缝隙,而列车受流器集电靴会来回反复经过膨胀接头的缝隙处,这样势必对受流器集电靴造成冲击,很容易损坏受流器集电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第三轨平滑过渡膨胀接头,实现正常的电流连续传导、膨胀接头的伸长或缩短。
一种地铁第三轨平滑过渡膨胀接头,分路器1连接第一膨胀接头移动轨7和第二膨胀接头移动轨9,两个支撑板4分别焊接在第一膨胀接头移动轨7和第二膨胀接头移动轨9上,分路器1的两个侧面端部开有固定孔,分路器1的内侧和外侧分别与短导向板3和长导向板2相连,短导向板3和长导向板2开有与分路器1相对应的连接孔10,通过螺栓分别将分路器1、短导向板3、长导向板2、支撑板4连成一个整体,膨胀鱼尾板5通过3个紧固件6固定在第一膨胀接头移动轨7、膨胀接头固定轨8和第二膨胀接头移动轨9上。
第一膨胀接头移动轨7和第二膨胀接头移动轨9上设有长槽形孔11。
在膨胀接头固定轨8两端和第一膨胀接头移动轨7形成缝隙的一端或第二膨胀接头移动轨9与膨胀接头固定轨8形成缝隙的一端设有叉状接头12,叉状接头12有三个叉齿13,相邻叉齿13之间存在缝隙,缝隙的宽度比单一叉齿13的宽度大,叉齿13的端部设有圆弧结构14。
所述分路器1的材质为铜。
所述支撑板4的材质与第三轨铝型材的材质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综合了膨胀接头的三大功能,既电流传输、温度补偿、平滑过渡,不仅能够实现正常的电流连续传导、膨胀接头的伸长或缩短,而且能够避免普通膨胀接头对受流器集电靴的冲击作用,能够增强受流器集电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地铁第三轨平滑过渡膨胀接头示意图;
图2为地铁第三轨平滑过渡膨胀接头移动轨示意图;
图3为地铁第三轨平滑过渡膨胀接头叉状接头示意图;
图4为分路器示意图;
图中,1-分路器、2-长导向板、3-短导向板、4-支撑板、5-膨胀鱼尾板、6-紧固件、7-第一膨胀接头移动轨、8-膨胀接头固定轨、9-第二膨胀接头移动轨、10-连接孔、11-长槽形孔、12-叉状接头、13-叉齿、圆弧结构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威(天津)电气化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比威(天津)电气化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69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