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接式车钩安装及缓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6801.3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0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卓文俊;刘光汉;钱纪富;黎焕先;陈强;彭长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9/06 | 分类号: | B61G9/06;B61G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吴彦峰 |
地址: | 64130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接式 车钩 安装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车上的车钩安装及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机车上安装的车钩,由于其缓冲装置及安装座一般会占据较大的空间位置,使得机车无法再安装内电车钩,使得机车使用效率低下。而且现有技术的车钩安装及缓冲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安装不方便,不能满足机车安装多套车钩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的密接式车钩安装及缓冲装置,能完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密接式车钩安装及缓冲装置,包括安装座组成、托板、传动杆、传动销、橡胶关节轴承、减震橡胶、连接销、高度调节螺母,所述安装座组成上设有平行的两个安装板,安装板、传动杆和托板通过传动销连接,传动销与托板之间形成转动副,高度调节螺母可调节托板的高度,传动杆位于两个安装板之间,且传动销与传动杆之间设置橡胶关节轴承形成转动副,传动杆与托板之间还连接有连接销,连接销上套接减震橡胶。
进一步,所述高度调节螺母有三个,分别与传动销螺纹连接,其中一个位于托板上部,另外两个位于托板下部。
进一步,所述安装座组成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还配套设置有车钩锁定装置,用于锁定车钩,提高车钩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可靠灵活,适用于需要安装多套车钩的机车车辆,满足一般地铁调车机车救援地铁车辆的连挂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安装车钩后向下倾摆的示意图;
图3是安装车钩后向上倾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密接式车钩安装及缓冲装置,包括安装座组成4、托板7、传动杆1、传动销3、橡胶关节轴承2、减震橡胶5、连接销6、高度调节螺母8,所述安装座组成4上设有平行的两个安装板401,安装板401、传动杆1和托板7通过传动销3连接,传动销3与托板7之间形成转动副,高度调节螺母8可调节托板7的高度,传动杆1位于两个安装板401之间,且传动销3与传动杆1之间设置橡胶关节轴承2形成转动副,传动杆1与托板7之间还连接有连接销6,连接销6上套接减震橡胶5。
所述高度调节螺母8有三个,分别与传动销3螺纹连接,其中一个位于托板7上部,另外两个位于托板7下部。
所述安装座组成4为一体式结构。
还配套设置有车钩锁定装置(图中未画出),用于锁定车钩9。
如图2和图3所示,该密接式车钩安装及缓冲装置能够满足车钩9垂向倾摆±6°,左右摆动不小于45 °的要求;同时满足不低于300kN的拉压强度;并具有缓冲吸震、车钩中心线高度可调节的特点。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使用中,车钩9安装在传动杆1上,通过压缩橡胶关节轴承2和减震橡胶5实现车钩9垂向±6°的倾摆;传动杆1与传动销3之间的转动副可实现车钩9左右不小于45°的摆动。当不需要使用车钩9时通过托板7与传动销3之间的转动副以及橡胶关节轴承2与传动销3之间的转动副可将车钩9摆动到一侧,通过车钩锁定装置将车钩9锁住即可。
在车钩运用过程中通过三个高度调节螺母8将托板7调节至不同高度即可调节车钩中心线高度,使车钩9高度总是处于所要求的高度。选用径向刚度大而轴向刚度小的橡胶关节轴承2作为缓冲结构,容量足够满足地铁调车机车救援地铁车辆的牵引缓冲要求。安装座组成4设计为一体式结构,通过螺栓活动安装在机车端板上,便于安装、更换。整个车钩安装及缓冲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灵活,适用于需要安装多套车钩的机车车辆,满足一般地铁调车机车救援地铁车辆的连挂性能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6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板曝气生物滤池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 下一篇:空间充气结构地面展开性能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