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破冰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6606.0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4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泰;田海庆;崔希君;史永晋;张士华;徐松森;李杨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15/02 | 分类号: | E02B15/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破冰机构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海洋或湖泊破冰作业需求的连续破冰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或湖泊资源的开发,而冰对船舶运行产生破坏和影响。现在的破冰方法主要包括:顶撞法,就是以破冰船前进的动力,由船体挤碎冰层;冲撞法,先进行倒车,后退几米,然后双车全速前进,撞碎冰层;堆积水破冰法,就是先将船体内的水抽到后舱,接着把抬起的船头开到冰面上,然后又将后舱的水抽到前舱,借助水的重量压碎冰层。这些方法均对船体结构、推进装置及其附属设施等提出较高的要求,而在浅海区域甚至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海洋或湖泊破冰的需求,提供一种安全高效、不损伤船体的连续破冰机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连续破冰机构包括齿形轮、齿形轮支架、轴承、齿形轮轴和托架。其中齿形轮与齿形轮轴连接,齿形轮轴通过轴承与齿形轮支架连接,托架设置在齿形轮支架两侧的下方。
所述齿形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齿形轮,齿形轮保持同轴且齿、槽错位安装型式,在齿形轮轴上固接驱动轮。托架采用小角度的斜面型式。
本发明的托架和齿形轮支架固定在船体上,通过动力源驱动齿形轮轴转动从而带动齿形轮旋转实现破冰。优越性在于充分利用冰抗弯强度弱的特性,在破冰船行进时在冰层下面的托架和在冰层上面的旋转着的齿形轮实现对冰层的破坏,同时,齿形轮在旋转过程中对破冰船起到向前推进作用,两个或多个齿形轮的组合可提高破冰船行进的连续性。该机构可有效减小对破冰船的推进器及相关设施的要求,特别是在浅水区域,由于受水深限制破冰船的吃水和推进能力受限的情况下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连续破冰机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连续破冰机构左视图;
图中,1、齿形轮,2、齿形轮支架,3、轴承,4、齿形轮轴,5、托架,6、船体 。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1、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连续机构包括齿形轮1、齿形轮支架2、轴承3、齿形轮轴4和托架5。其中:齿形轮1与齿形轮轴4通过键固定连接:;齿形轮轴4通过轴承3与齿形轮支架2连接;托架5设置在齿形轮1下部的两侧。具体使用时,齿形轮支架2和托架5与船体6固定连接。其动力来源通过是船体前行驱动过程中直接带动齿形轮转动,或者是通过船体上设置的与齿形轮直接齿合的齿轮来驱动。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托架5上部作用面采用小角度的斜面型式。两个齿形轮1为同轴且齿、槽交互错位连接,在齿形轮轴4连接有驱动轮。齿形轮的驱动通过船体上的驱动机构驱动齿形轮轴的驱动轮(图中未画出)。其中:驱动轮包括齿轮、皮带轮等;驱动机构包括齿轮与链条或皮带轮与皮带的配合驱动,也包括采用液压或气压等方式驱动。
连续破冰机构的作用就是通过齿形轮和托架对冰层的作用进行破冰。具体作业过程为:托架5固定在破冰船6上,处于冰层底面以下,齿形轮1在动力源的带动下旋转,齿形轮上的齿在冰层上面对冰产生挤压,托架5则对冰层上抬,使冰层在弯曲应力下破坏,齿形轮1的旋转对破冰船6起到一定的向前推进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66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LNG重烃去除系统
- 下一篇:一种碰撞式除焦油装置